有什麼忌諱嗎?
龐頃在旁注解:“張先生,您怕是不知,這晉商跟鄧常恩一向走得近,就說先前令嬡選太子妃時,晉商還利用鄧常恩從中作梗呢。”
“這……李尚書,您不必考慮我這邊,一切要以大事為重。”
張巒顯得很大度。
李孜省卻搖頭道:“山西商賈,一切以利益為先,我看著就煩,還是更講誠信的徽商看起來舒服點。
“來瞻,你說要是你把這差事接下來,再以太子的名義,短時間內把他人認為完不成的差事辦好,那不既彰顯了太子的孝道,又體現出你卓絕的辦事能力嗎?”
“啊?這……”
張巒一聽,這是在給我表現的機會嗎?
我怎麼聽著,倒像是在給我挖坑呢?
李孜省道:“人手都給你找好了,京營的人,不管需要多少都隨時給你調撥過來,你以翰林修撰的身份前去監工……哦對了,其實你太常寺少卿的職務,陛下並沒有給你卸下來,你知道嗎?”
“是嗎?”
張巒大吃一驚。
“你現在是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史官修撰。這事你要是辦漂亮了,六部中都能給你謀個差事。”
李孜省繼續給張巒畫餅。
張巒不由將目光轉向兒子,用眼神求證這件事是否可行。
這一幕,恰好被對麵二人瞅個正著。
李孜省笑道:“延齡,你有什麼意見嗎?跟令尊好好說道說道,也幫忙分析分析。”
張延齡點頭道:“不用分析了,在下認為,此事可行。”
……
……
送走李孜省,父子倆立在門口。
張巒回頭看著兒子,苦著臉歎息:“得,又是一件大事,那李孜省也真是奇怪,這次居然會主動詢問你的意見……他這是知曉你在背後為我出謀劃策嗎?”
張延齡笑道:“爹,您要是覺得不妥,當時就彆應允啊。”
“為父當然覺得這件事不甚穩當,初八浴佛節,從明天開始算,滿打滿算也隻剩下三天了,要將偌大的萬和寺修繕完畢,實在是難為人……要不是這事兒你覺得穩妥,我怎麼都不可能答應下來。”…。。
張巒有些氣急敗壞。
他完全是被李孜省和張延齡架到火上烤。
還沒去毛扒皮呢,就成噴噴香的烤全羊了。
張延齡滿意地點了點頭,笑著道:“爹即便心裡不樂意,但還是肯聽我的,這樣就挺好,關鍵時候誤不了事。”
“你小子下一步是不是就想說孺子可教了?”
張巒跟著翻了個白眼。
父子倆的相處,進入一種怪圈。
明明是老少配,老的應該占據絕對的上風,現在卻成了老的聽小的話,張巒在對外事務上,可謂是一點兒發言權都沒有。
張延齡轉身往前麵的院子走,解釋道:“爹,咱是實際考察過的,您覺得萬和寺修繕工程,梁芳和彭勉敷他們乾的是偷梁換柱的勾當嗎?換下來的是支撐寺廟整體格局的房梁和砥柱?”
張巒跟在後麵,撇撇嘴道:“這怎麼可能?柱梁是怎麼都換不了的,真要是換了,基本上就等於是掀倒重建了。”
“那不就得了?”
張延齡道,“其實就是個修修補補的小工程,花費個一兩千兩銀子頂天了,結果被整成一兩萬兩銀子的大工程。爹,其實就連李孜省都看出來了,要是把該修修補補的地方拆換一遍,根本用不了三天時間。”
“什麼?”
張巒驚詫地問道:“不用三天?韋興他們可是足足修了三個多月啊。”
張延齡不以為意地道:“做事拖拖拉拉,開工後隻需要用幕布把工地圍起來,就可以名正言順歇歇停停,期間正好把占役的京營士兵,調去乾他們接下來的私活,這是梁芳、韋興等人的老手法了,一點兒都不稀奇。
“當日父親您也見過了,外表看起來金碧輝煌的萬和寺,真的需要換什麼大的部件嗎?”
張巒疾步跟上兒子,待並肩而行後才問:“既然三天時間就能完成,那李孜省為何自己不乾,要把這功勞交給為父?”
“有料子,三天就能完成,問題是他現在手裡沒材料啊。”
張延齡道,“如果讓李孜省自己去找優質木石料,恐怕十天半個月都調不來,您覺得他會冒這種風險嗎?”
“咦?莫非你能調?”
張巒驚訝地問道。
張延齡扁扁嘴道:“之前孩兒讓父親去跟太子通氣,若是連這個都沒調查清楚,那不等於是在給自己挖坑麼?
“其實我本打算讓太子主動跟陛下接下這苦差事呢,畢竟誰提出來的,誰負責解決,此乃天經地義的事情。”
“那……料子到底哪兒來啊?”
張巒問道。
“當然是徽商那邊調……哪怕徽商不肯給,咱也能在京師周邊就地解決。”張延齡一臉輕鬆地道,“這些花費,大概也就一千兩上下,用到的人手也是京營的人,不需咱費太多工夫!”
張巒苦著臉道:“那……要是李孜省不給錢呢?一千兩……怎麼看都不是個小數目啊。”…。。
張延齡笑道:“爹,您是不知道萬和寺募捐到底募集了多少資金,這種獻殷勤之事,商賈最熱衷做了,隻是以前他們沒門路罷了。
“商賈多為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如果咱給商賈分潤一些好處,比如說幫他們溝通禦用監的關係,這區區一千兩,沒人會在意。”
“怎麼個溝通法?”
張巒繼續追問。
“當然是跟陳貴溝通咯……韋興倒台後,陳貴就成了禦用監實際的操盤人,不然咱提前跟陳貴通氣又是為何?”
張延齡笑眯眯地說道,眸中滿是得意。
張巒咋舌不已,驚訝地道:“好你小子,又是把所有事情都先計劃好了,但你沒跟我說這些啊。那……那咱真就接了?”
張延齡點頭道:“這事還是要李孜省去跟陛下提請,明日應該就會把具體差事落實到您身上。我跟龐大管家說了,讓他回去後跟李孜省建議,讓李孜省提請由您和太子一起完成此事。”
張巒目光一凝,問道:“太子也要參與?至於嗎?”
“當然至於。”
張延齡重重地點了點頭,“其實有太子監督,這件事會更容易落實,那些商賈做事也會更加上心。”
說到這兒,兩人已回到中院,張延齡朝老父親擺擺手,“爹,您回房歇息吧,我就不在家裡待著了,稍後我去見秦當家,讓她做好準備。”
張巒皺眉不已,質疑道:“又去見那女人,還是深更半夜去?”
張延齡笑道:“爹,您瞧不起誰呢?那女人手上可是掌握了很大的資源,從人脈到渠道、關係網絡……
“這次重修萬和寺之事,咱很可能要仰仗她。這也是給她在太子麵前立功的大好機會,相信她會識趣的。”
(本章完)
天子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