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另有所指(求月票)
診病的位置,從乾清宮內改到了乾清宮外。
張巒屁顛屁顛地跟在後麵,他也不知該如何應付眼前這個想一出是一出的皇帝,想問問李孜省的意見,這會兒又張不開嘴。
等出了殿門。
韋泰已親自給張巒搬了一把椅子過來。
朱見深坐在另一邊的椅子上,曬著太陽,靠著椅背,愜意地閉上眼:“不知怎的,居然有些晃眼。朕這次……真的覺得恍如隔世啊。”
李孜省寬慰道:“陛下龍體會好起來的。”
朱見深點了點頭,道:“先前太子也這麼說,朕本來還想考校一下他的課業,但實在是沒精神。
“張卿家,最近幾天,你有去給太子上過課嗎?他課業進度如何了?”
張巒正悶頭在那兒叩脈,聞言抬起頭來,一臉傻愣愣的神色:“臣最近沒去過文華殿。”
李孜省笑道:“陛下,張太常這幾天都在忙活配藥之事,哪裡有閒工夫做其他事?”
“太子最近似乎也不安心隻修習一般的課業。”
朱見深有些擔心地道,“但他畢竟沒有處置朝事的經驗,朕要直接把朝務交給他的話,還是有些不放心。”
這下李孜省也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因為連他自己也聽不出來,皇帝說這話究竟是在試探在場人等的反應,還是說真的這麼想。
“張卿家,你眼中的太子,是個怎樣的孩子?”
朱見深道,“你無須見外,畢竟你是太子的嶽父,按照道理來說,算是他的長輩兼先生,說說無妨。”
張巒道:“回陛下,以臣所見,太子……中規中矩吧。”
這下把周圍的人給驚著了。
你張巒好大的膽子,敢這麼評價太子?
中規中矩?
這種評價詞你是怎麼敢說出口的?
哪怕你猜到皇帝可能不太喜歡你為太子說好話,但你就這麼去評價大明的儲君,難道不知道什麼叫客氣嗎?
“哦?怎麼個中規中矩法?”
朱見深好奇地問道。
張巒把手收回去,似乎要認真回答皇帝提出的問題。
朱見深示意道:“你先診脈,不礙事的,要是你覺得容易分神的話,一會兒再說也可。”
張巒重新把手指搭回去,沉聲道:“因為臣幾乎就沒見太子做過什麼事,所以也不知道太子是否真的具備治事能力,旁的情況也基本都是道聽途說,據說太子很孝順,剩下的……就是課業進展跟同齡人差不多,如此一來……臣實在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形容,所以隻能說中規中矩。”
“嗯。”
朱見深釋然點頭,“有道理。可能是朕給太子表現的機會太少了,所以無論他是否真的有能力,在朕眼中,他都是個不成器的孩子。張卿家,你有兒子嗎?”
“有的,兩個兒子。”…。。
張巒回答。
朱見深問道:“那你眼中自己的孩子又如何呢?”
張巒一愣。
我兒子?
那倆小子可是兩個極端,你想問我哪個孩子?
因為其中一個,莫說是我兒子,我給他當兒子可能都不配呢。
“回陛下,臣有二子,其中一子魯莽不成器,平時不專心課業,早早就不再進修,以後也不打算讓他考科舉。”
張巒無奈道。
“嗬嗬,你的孩子考什麼科舉?”
朱見深聽了,似乎覺得很有趣。
李孜省在旁笑著回應:“是啊,怎麼說貴公子以後都有機會靠蔭蔽入朝,走科舉之途的話未免太難了。”
朱見深微微頷首,再道:“張卿家,你的孩子全都不成器嗎?還是說,隻在你眼中他們沒什麼本事,實際上,不過是心有偏見罷了?”
“不不不。”
張巒連忙道,“臣還有個兒子,聰慧異常,且很多事他都能幫到臣,甚至可以說是家裡的頂梁柱。”
“啊?是嗎?可是朕聽說,太子妃是你長女,家中行一。怎麼,你還有個與她年歲相仿的兒子?”
朱見深也很好奇,聽張巒的口氣,似乎另一個兒子很了不起。
張巒解釋道:“那個能乾的兒子,年歲尚小,不過十歲冒頭而已。”
“哦?”
朱見深聽到這裡,不由微微皺眉。
張巒不知道皇帝為什麼突然對這件事頗有感觸,他不由琢磨,我應該沒說錯什麼吧?
李孜省卻慧眼如炬。
以他對皇帝性格的了解,顯然意識到,皇帝這會兒想的是做父親的都會不自覺寵愛小兒子這件事……
尤其張延齡還是張巒的次子,而朱祐杬也是皇帝的次子。
李孜省心說,陛下不會是覺得,來瞻他是故意這麼說,以此來行勸諫之事吧?
“陛下,臣見過張太常那個小兒子,的確聰慧異常。”李孜省隻好幫腔道,“人稱小諸葛,人前很有見地,屢出奇言,多有驚世駭俗之舉。”
“嗬嗬,是嗎?”
朱見深笑了笑。
有了李孜省這番話打底,他忽然意識到,張巒應該真有個小兒子,且這個小兒子很有本事。
如此一來,那他這個當皇帝的跟張巒的家庭情況就有些像了。
都是大兒子不得寵,二兒子是父親眼中的香餑餑。
朱見深問道:“那你還有旁的孩子嗎?”
“家裡尚有一女。”
張巒道,“不過如今年歲尚小,也就八九歲而已。”
“嗯。”
朱見深點點頭道,“那朕比你好,孩子多一些。”
說到這裡,他這個當皇帝的顯得非常自豪。
畢竟換作十幾年前,子嗣問題還一直是他的心病,而現在提到孩子的時候,他卻倍兒有麵子,畢竟眼下他已有十子四女,膝下人丁興旺,再不複無顏見列祖列宗的糾結心態。…。。
“臣自然無法跟陛下相比。”
張巒趕忙自謙地說了一句。
朱見深笑道:“哈哈,是因為你家中沒那麼多妻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