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亮又思索了一下秦檜帶來的條件,雖說是割讓一部分土地,但是能夠獲得宋國大量的歲貢。除了那幾個比較重要的大臣不能放回去外,剩下的那幾個小卡拉米完全可以放回去霍霍趙構,反正留在他這裡也是浪費糧食。
再者說那些土地原本就是宋國的領土,隻要將上邊的百姓遷至北地耕作,宋國得到的也僅僅是一片荒土罷了。
想通這一點後,完顏亮對秦檜說:“我同意宋國趙構的條件,不過要在歲貢上再加上五萬匹絲綢和一百名年輕的宮女,你就這樣回信吧。”
完顏亮和他的哥哥不同,他想要振興繁榮大金國,但是金國自身的實力有限,雖然看著金國軍隊英勇無比,但是隻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手中到底有多少可用之兵。
在那片被烽火連天不斷侵擾的金國大地上,歲月仿佛被戰爭的陰霾緊緊包裹,百姓的生活如同荒漠中的殘葉,飽受風霜,苦不堪言。連年累月的征戰,不僅耗儘了國家的元氣,更讓無數英勇男兒血灑疆場,留下一片片孤寂的村落,成了寡婦們淚眼相對的世界,淒涼而絕望。
雖然金國先滅掉了大遼,後又滅掉了北宋,但其自身損失的也非常大,說一句外強中乾也不為過。
完顏亮,這位新登基的君主,心中懷揣著深沉的憂思與遠大的抱負。他深知,唯有先固本培元,方能圖謀長遠。因此,他登基之初,便立下宏願,誓要重塑金國的經濟命脈,讓這片飽經戰火蹂躪的土地重煥生機。
他決心以智慧與決心為筆,繪製一幅繁榮安定的新圖景。首先,他著手優化經濟結構,鼓勵農耕,興修水利,力求讓每一片土地都能孕育出豐收的希望;同時,減輕百姓稅負,讓疲憊不堪的民眾得以喘息,重拾生活的信心與熱情。
除此外他還將山東孔家的幾個重要人物遷移至金國上京,許以高官厚祿,讓金國學子也大力發展儒家文化。
自金國皇宮出來後,秦檜的步伐顯得格外急促,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歸心似箭的節拍上,直奔那略顯簡陋卻承載著家國重托的驛站。
驛站內,燭火搖曳,映照著他那凝重的麵容
,他輕提衣袂,於案前坐下,取出一封上好的信箋,以他那雋秀的小楷,緩緩勾勒出一場外交風雲的細膩輪廓。
筆尖遊走間,秦檜字字珠璣,細細描繪著自己如何在金宮之內,以三寸不爛之舌,對金國皇帝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的話語,如同春風化雨,不僅展現了中原士子的儒雅風範,更蘊含著深沉的家國情懷,字字句句皆是對和平的渴望與對土地的深切眷戀。
他講述自己如何巧妙周旋於權力的遊戲之中,時而慷慨陳詞,揭露戰爭的無情與百姓的疾苦;時而溫言軟語,觸動金國皇帝內心深處那一抹不易察覺的柔軟。最終,這番苦心孤詣的勸說,竟讓那鐵石心腸的金國君主也不禁動容,認可了秦檜所描繪的和平願景,願意以一份寬宏,歸還部分被鐵蹄踐踏的宋土,而宋國則以有限的財物作為代價,換取了來之不易的安寧與尊嚴。
其實剛上位沒多久的宋高宗趙構也急於向世人證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他才會派遣秦檜出訪金國,一方麵是達成兩國和平,另外一方麵就想用錢財購買回來失去的土地,彆管土地怎麼回來的,反正是在他趙構的領導下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