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比零。”
“不會有意外。”
電競社放出這條專訪時,大部分韓國網友正忙著夏季轉會,幫主隊支招買人,所以沒有引起大的波瀾。
非要說的話。
韓國網友自己都對KZ沒信心。
在看過跟FNC的BO5後,除了罵Cvmax畜、惡心、沒有武德,大夥並沒有反駁比分。
畢竟KZ從進到MSI後,贏的局都很艱難,輸的局又像拉稀。
中期隻會占中、邊帶,野區蠶食這塊做得很差。
而且不管優劣勢,視野總會空一塊,然後被對麵抓到機會。
另外。
KZ小組第一輪被虐後,BDD開始沒自信秀操作。哪怕Caps半決第二把送了,也不能歸功於BDD打得好。
畢竟卡爾瑪這英雄,很難得到網友的肯定。舉個例子,一個中單五把裡四把都偏功能,偏偏對手把把都在打線,你會怎麼評?
在觀眾眼裡。
這跟蹭局勢沒區彆。
反正對線就是發育,團戰就是保排,輸出每把都很“健康”,隻看麵板,還以為KZ走的是三叉戟。
Cvmax流露真性情時。
管澤元接收了虎撲的專題采訪。
當聊到決賽預測。
管澤元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幽默著說:“十零開吧,滔搏十。”
虎撲:能不能幫KZ想想辦法?
管澤元:除了浩哥手折沒彆的辦法吧。我不知道為什麼,BDD這賽季越打越不對,明明賽季初還挺猛的,後麵就越來越混。
感覺這樣下去,KZ遲早出問題。
虎撲:能聊聊理由嗎?
管澤元:雖然MSI還在打,但昨天拳頭更新了8.10版本,預告趙信重做歸來和加強法係,另外還把號令之旗刪了。
這三板斧下來,後麵肯定全是什麼佐伊、刀妹、加裡奧。
問題這三個英雄裡麵,BDD隻有加裡奧玩得好。如果不解決的話,KZ需要在BP上承擔更多的壓力。
當天下午四點。
虎撲放出文字采訪,網友正在聊麥哥不給對手麵子,結果看到“十零開”和“手折”,青粉倒沒覺得怎樣,極粉爆了。
【他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幽默?】
【手折尼瑪幣。】
【一個解說帶頭開這樣的玩笑?】
【我一直以為隻有抗蛆會這麼說。】
自從TheShy手受傷。
抗吧沒少圍繞這事開玩笑。
加上某些極端粉不滿TheShy粉絲用受傷洗白決賽發揮,所以斷手也帶有嘴硬的成分,等同於粉絲開脫。
於是。
采訪發出去半小時,管澤元的動態評論區淪陷。
“不是。”
“我說除非中路手折,否則KZ一定贏不了…這跟TheShy有什麼關係?有必要這麼敏感?”
見被網暴,管澤元編輯動態解釋。
問題春決到現在,有關斷手的詞頻繁出現在IG的相應話題裡。而且隻要對上路不滿,必用斷手指代TheShy。
所以現在聊敏感。
粉絲不答應。
【你有一百種例舉方式,為什麼非要說手被打折。】
【嗬嗬,我這邊祝你出門撞大運。】
【還要裝無辜?】
在大運的評論底下。
管澤元破防了:說手折就是辱曬?如果是這個邏輯,那我認了,如果不是,建議漢語詞典把斷手刪了。
因為這事。
管澤元跳腳了十多分鐘,氣到餘霜在隔壁化妝間都聽到了動靜。
見狀,Eimy坐在記得旁邊就在問:“在台上說錯話,是不是會被罵死?”
記得嘴角抽了一下:“額,不主動聊爭議內容的話,一般不會被罵。”
Eimy摸摸下巴感慨道:“等會有什麼地方不對,你就打斷。”
記得:“放心,觀眾對嘉賓都很寬容。”
Eimy第一次以解說嘉賓的身份,進到演播廳。
暖場環節。
看到決賽的解說陣容,彈幕直接驚呼。
【臥槽,野王!】
【到!】
【藤井懂的啊。】
【PP在台上打,野王在解說席嘴,PYL還是虎牙二路,合著全蹭我青神流量。】
【懂的人已經開始分屏看了。】
【哥們,你是懂享受的!】
4G網絡迅速地傳播熱鬨。
等到主持人報幕,直播間熱度突破2億,峰值接近去年四強的比賽。
台上,見秦浩揮手致意,管澤
元聊道:“哎,野王,我有好奇一件事。”
Eimy:“你說。”
管澤元的語氣跟講相聲似的:“你們之間的溝通方式,真的是像語音裡表現的那樣?”
對這件事。
管澤元好奇了蠻久。
Eimy摸了下鼻子,笑:“主要麥克風環節,觀眾都在玩梗,搞得我也習慣了。”
“哦?”
記得插話:“你知道觀眾喜歡你喊‘到’。”
Eimy點點頭,壓低音量:“也是我玩得比較暈,不太記對麵的技能。”
想起從前的時光,Eimy流露出幾分感性:“所以PP那會經常選些能動的英雄,幫我分擔壓力,然後帶著我做事。
後麵去到S賽,就…有段時間挺沮喪的吧。就覺得是個打野都能壓我經濟,對不起隊友的努力。”
說到這。
部分彈幕打出哭泣表情,理解那段時間的壓力。
“不過後麵我想清楚了,反正中路腦子好使,說了能打我就儘量把團開起來,儘量去威脅c位,所以那段時間…其實溝通挺簡單的。”
Eimy認真道:“他一個信號,一句話,我就知道乾嘛。”
Tarzan、跟Karsa都羨慕過這樣的默契。
因為他們做不到放空大腦,容易錯過這種轉瞬即逝的進場時機。
直播間裡,C博同樣很有感觸:“你們這些彈幕還在刷裝,但那會野王跟的就是很快。”
記得聽完,想到一個角度:“所以浩哥第一年喜歡遊走避戰,不是因為他不喜歡對線?”
Eimy樂道:“那倒沒有。”
“哎?”
記得驚訝:“不是這個原因?”
Eimy作為當事人,直接爆料道:“因為不是每波遊走都能做到事,但這樣好贏,整體玩著舒服,所以才會圍繞‘怎麼動’去梳理配合上的細節。”
Eimy做出點評:“其實就是沒時間練彆的,乾脆隻打季後賽的內容。”
“畢竟那會剛拿到夏冠,離小組賽就一個半月,為了提高勝算,我們隻練中野相性強的組合。
也是那時候,我才把夢魘、蔚練出來,因為他覺得這些英雄輻射半區的能力很強,抓邊厲害,而且適合留人,不需要擠太深的視野就能開到落單的人。”
“這樣啊…”
記得終於理解奪冠後,為什麼Heart會說“團隊裡每個人都能被替代,唯有中路不可或缺”。
當時還覺得17歲出道奪冠太過震撼,以至於Heart太過激動。誰知道備戰期間,連練什麼組合都是青神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