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左手的討論帖還在增加。
到了周三。
秦浩開啟直播,見到部分水友為他高興,說什麼“這個批手就是遜”。雖然理解這種為他好的想法,但見到彈幕刷,秦浩還是皺起了眉。
“不要人身攻擊。”
彈幕就很奇怪。
他們以為秦浩樂意看到左手被嘲。
【開始了。】
【主播日常訓粉。】
【能不能罵罵我。】
掃到這樣的彈幕,秦浩有點苦笑不得:“如果你們覺得這是訓,那就是訓吧。總之,彆在直播間刷這種帶有侮辱性質的詞。”
“還有…”
秦浩誠懇道:“你們彆去發那種太過惡意的言論。”
粉絲這種群體,總會分出極端派和溫和派。極端派主動出擊,進行無下限的羞辱時,溫和派們雖然不喜,卻也不怎麼製止,畢竟都是自己人。
但…不知道什麼原因。
自從秦浩成為滔搏股東,粉絲的AOE範圍越來越大。以前還隻是“你什麼冠軍”,現在隱隱變成“你也配”…後者蘊含的蔑視味道過於濃鬱。
就在昨天,他刷到一條EDG粉絲的評論。
大概就是他們不像黴菌那樣到處炫耀——“國電人,人上人?真人上人的是誰,還真不好說。”
忽視裡麵的自嘲。
秦浩當時就沉默了很久,心想:這到底是為什麼?他還記得郭皓在衛生間找到他,開口聊這件事時,他確實有被衝擊到。
這一點,他承認。
但他沒想過會演變成這樣。他沒覺得這樣的身份,會讓他高人一等。
他又在想。
社會對科學家,對教育工作者,向來不吝嗇讚美,以至於小時候被問到長大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基本都會回答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梁。
既然是棟梁。
理所當然要向科學家、醫生和教育工作者看齊。
可能以當時的認知,也不太懂這些職業代表什麼,但就覺得很受人尊敬,內心深處有那樣的神聖感,被認同後也會自我滿足。
而在此刻。
部分彈幕在打問號,部分彈幕表示認同。
他不知道彆人怎麼想,但他不太喜歡現在的風氣。因為這個世界上就是存在著秦浩這類即使是深陷泥潭也不希望通過貶低彆人而得到滿足的人。
他們會仰望並渴望那片藍天。
而不是汙染世界。把所有人變成同一類人。
“主播有很多的缺點…”
“左手的基本功確實紮實,但他不熟悉LPL的節奏。”
“地縛靈?”
秦浩打開比賽視頻,拉到4分鐘到5分半的時間點:“我被打閃,他控尾刀是正確的。因為這樣我會漏兵,太裝的話,他有機會打出線殺。
當然,我不確定他們隊內有沒有溝通過。
但這波中路慢接,盲僧不該在下河道逗留。因為趙信靠的話,我肯定能先動,他那位置很容易白給。”
秦浩經常教換血思路和怎麼把兵線變成優勢。
但那都是排位。
所以…
見當事人自己複盤比賽,用猜測的口吻分析各人想法,這視角頓時讓水友眼前一亮。
【666666…】
【建議變成常駐節目。】
【我要聽SN的麥克風。】
【聯盟版吐槽大會。】
【俺尋思,俺不確定!】
【沒想到浩神還有當搞笑主播的潛質。】
很快。
相關切片被搬運到論壇。
網友熱議道——
“偉大,無需多言。”
“青神確實愛訓粉,跟個教導主任似的。”
“666。”
“沒毛病吧,有些言論確實惡臭。人左手再怎麼名不副實,也不至於人身攻擊,罵人家批手。哪怕說人家玩法毒瘤,好歹也是在聊表現。”
“有一說一,浩神這複盤真的專業吧,從兵線優劣,到下波的進攻目標,他都給你找出來了。聽完複盤我才發現,SN這中野純各打各的。”
“正常,磨合時間太少…”
“這彈幕笑抽我了,神踏馬聯盟版吐槽大會。”
18年。
各大視頻平台都有出圈的自製綜藝。前有中國有嘻哈,電滿一整個夏天,後有吐槽大會,多次對焦熱點話題。
而該切片裡。
秦浩的用詞相當謹慎,對於不太正確的地方,都是用“不確定隊內做過怎樣的溝通”,“可能想拚”等言論,來描述SN的抽象行為,這就顯得很好笑。
因為上帝視角。
SN做的全是錯的,偏偏秦浩還在幫忙找補。
【哈哈哈。】
【浩哥太踏馬有節目效果了。】
【這邊建議藤井去找青神做節目。】
【我們LPL也有自己的吐槽達人!】
又一日。
Cat在化妝間,跟導播組的小哥閒聊。
作為滔搏名宿,不少人對他好奇。
“貓貓,你看過那個切片沒?”
小哥也就25歲,正是喜歡玩梗的年紀。
“看了啊。”
Cat歪嘴樂了會,裝比式的點評:“我們隊複盤,浩神基本不怎麼開口的,但隻要他說話,連教練組都會認真聽。”
Cat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
那些近期關注他微博的人,都是對他名宿的身份感興趣,沒人在乎他口條怎麼樣。
當然。
隻要解說的時候,帶兩句滔搏,自然而然能吸引到路人觀眾的視線。
這時,旁邊有人搭腔:“那個紀錄片出的也不錯啊,我就覺得咱們這邊不太重視對電競文化的宣傳。
你像SKT,他們2年前就開始搞自製團綜,沒事就拍些互動視頻。那段噸噸噸,不就是偶然得到的場外熱度。”
“那能比嗎。”
小哥吐槽道:“韓國那邊愛豆都成產業鏈了,而且除了粉絲,基本沒人看這種自製團綜。等於是在花錢固粉。”
“這才幾個錢?就當拉近跟粉絲的距離了。再說了,平時宣傳不用花錢啊,那玩意的效果不一定比這好——
一個恩靜梗,給相赫帶去了多少流量?!”
正辯論呢。
小哥提道:“LPL一周也就三個比賽日,你說我們模仿浩哥這種,剪幾段抽象操作,搞個複盤,會不會有人看?”
“這不就是逗魚時刻嗎?”
“你就說,能不能填充空白。”
“能。”
“但沒錢啊。”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隨便拉點讚助…應該能搞吧。找個攝像老師,調一台攝像機,然後找倆主持在上麵複盤,猜想選手為什麼會失誤,當時是個什麼樣的心理活動…”
受切片影響。
小哥越說越流暢,對節目流程有了大概的雛形:“然後再從虎撲微博,找幾個有意思的評論貼…激發討論的欲望!”
“…這樣的話,聊天不能悶,不然會很難看。”
幾乎同時。
兩人盯上了Cat。
經過這幾日的相處,兩人都很認可Cat的接梗能力,關鍵這人還是滔搏名宿,是職業選手轉的解說,天然適合這種吐槽類的節目。
“我下班找人聊聊,看能不能找到讚助商。”
“我有個朋友是編導出身…策劃這塊,我來解決。”
Cat正一臉懵逼。
小哥對他笑笑:“怎麼讓節目變得有趣就靠你了。我還指望你拉點關係,把二冠王請來。”
Cat:???
二冠王?
節目?
我請得動個勾八。?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Cat搖頭:“其實吧,我跟浩神不熟。”Cat老實交待:“他來那會,我都半退役了。”?“那也能跟選手搭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