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報名鏈接在哪。”
一時間。
群裡不少人問。
見人心浮動,霸哥作為管理員站出來道:“那麼好混,全打職業了。”
“一個蘿卜一個坑,有幾個能升到lpl?”
“去爛隊工資低,天天輸,強隊雖有大腿,但坑位少。”
“打職業賺的還沒打單多,那就好笑了。”
“我們這裡,有人一個月能賺10萬,你去青訓,幾千塊一個月。”
“……”
冷水潑下。
卻澆不滅夢。
炫耀消息渠道那人嘀咕道:“打不了職業,上個鏡也好啊。這輩子沒被攝像機拍過。”
聽到這話,biubiu動了心。
他跟sn二隊接觸過,但前段時間不是青神發博噴藤井不作為,放任俱樂部用合同糾紛威脅選手嗎,就搞得有點猶豫。
現在。
聽說xx要去參加勞什子青訓營,平時有排到過的biubiu就覺得連滔搏都要支持官方,他還怕什麼?
群裡還在吵。
biubiu私聊爆料那人,問:“哥,怎麼報名?”
“好像8月份才有。”
“哥,你怎麼知道的?”說著發了個紅包,“請你喝奶茶。”
那人裝比道:“我好兄弟xx說的還能有假,滔搏運動知道吧?賣鞋的!他們好像投錢讚助了青訓營。”
biubiu:!!!
這特麼不是內定?
自從自己能賺錢,biubiu經常感受到世界的參差:“那我們這種,報了能選上嗎?”
“應該能吧,他說規模挺大的,不是那種招二三十個就停止。”
“哦哦。”
選上,就能留到最後?
biubiu又冒出一個疑問,隻是不敢提,怕摧毀心裡的那點悸動。
一個小時後。
biubiu結束排位,那個號稱sn二隊的人,又給他發信息。應該說,這就是路人王者該有的待遇,見段位合適,問下年齡、學業情況,然後提一嘴想不想打職業。
想的話,俱樂部報銷車票,過來試試,合適就留下,不合適拉倒。
但這次。
對麵明顯更主動,像是很希望他來sn看看。
“你都王者了,不去打職業揚名立萬,窩在老家有什麼出息。”
“工資太低了,我打單一個月能賺好幾萬。”
“青訓工資是不高,誰家都一樣,但隻要有實力,未來換成選手約,一年能賺幾十萬,幾百萬…這不比打單強——你知道zoom嗎?”
“知道。”
“他以前一個月幾千塊,今年轉到jdg,一年三百多個,獎金另算,你琢磨吧。”
biubiu承認。
自己心跳很快。
一想到自己能過上這樣的日子,說是沒有動力那是假的。何況他跟zoom對過線,自覺沒那麼吃力。
zoom都能出頭…
他又想起xx,那更是個幸運兒,先是莫名成為滔搏二隊成員,再是隨隊訓練有了名氣,眼瞅著日子變好。
等會。
這倆人的進步,好像都跟某人有關係。
既然這樣,何必舍近求遠?
sn二隊確實是最先找到biubiu的,但biubiu的心態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用跟家裡商量作為借口。
biubiu逢人便打聽滔搏二隊的聯係方式,想著滔搏不找他,他就主動找滔搏自薦。
問題…
biubiu這方麵已經算是遲鈍了。
~~~
滔搏俱樂部。
自從扣馬聊過skt是如何培養青訓,郭皓這段時間一直在挖韓國的青訓人員,完善各項獎懲製度。
這天。
郭皓精神很好,從裡到外透著愉悅。他沒事就找秦浩參考意見,主動出擊聯係了好幾個好的苗子。
尤其是湘省人。
特愛penicillin這位湘籍電競驕傲。
一句來我這,可以觀摩penicillin的訓練賽,沒幾個路人能拒絕,哪怕遇到家裡不同意,郭皓也能讓他們自己打聽penicillin的情況。
大部分長輩沒怎麼接觸電競。
但penicillin可是上過湘省日報,進過官媒宣傳。鳥巢一戰,萬千榮譽加身,隨便找人打聽,不超5個人,總有一個能道出penicillin的老家在哪。
一句話。
用penicillin作為榜樣,比用俱樂部的名義保證不會虧待小孩,更讓家長放心。
所以自從xx、photic這2個勉強被cvmax認為有點職業天賦的人調到一隊訓練室,剩下幾個全都是補發一個月的薪資,然後解約。
msi到現在。
一個多月過去。
以二隊基地作為青訓大樓,裡麵又住進不少小孩。
比如國服最高分豹女的彭立勳,主動聯係試訓特有主見的趙嘉豪,以及吃剩飯,秦浩相熟的網吧老板推薦的陳澤彬…
另有青訓經理推薦的悲傷,秦浩排位遇到的高分路人男槍閆揚威…
嗯。
秦浩打排位,一般重點關注上野,推薦的也基本都是上野…不是不懂下路,而是沒什麼興趣去記。
因為中路要是玩得特彆舒服。
肯定是打野規劃到位。
所以秦浩首先對路人打野有印象,其次會掃一眼上路的對線情況和補刀,至於下路,就算被人堵在塔裡打…emmm…好像也沒啥。
倒不是歧視。
而是他上分欲望不高,經常練英雄,也不怎麼觀察隊友的操作,能給他留下印象的,一般都是思路正,或者特彆c,c到他都覺得c的人。
而這種人。
基本符合青訓需求。
所以當初郭皓才說,隻是辦好青訓的話,根本不需要大費周章。隻要滔搏想,招幾十個養蠱都沒問題。
問題秦浩要的是解決待遇問題。
或者說。
要麼待遇上去,要麼留點念頭,讓那些剛入行的人,對未來抱有期待,而不是渾渾噩噩,很容易隨波逐流。
他自己也是新人過來的。
隻要有觀眾,待遇低一點是可以忍受的,因為知道自己不會永遠這樣。
~~~
辦公室。
前ssg青訓人員,現滔搏青訓團隊負責人,就在找cvmax和扣馬聊天。
“有penicillin這塊招牌做,想做好青訓不難,難的是怎麼培養。”他感慨:“中國的玩家基數太大了,從來都不缺天才。”
“是啊,所以需要前輩費心。”
cvmax敢在扣馬
麵前皮,但不敢在這位麵前拿大。
不止他,連扣馬也得對一個在電競行業乾了15年,差不多完整經曆韓國電競發展史的資深人員,表示尊重。
“無非就是怎麼管。”
他不需要懂遊戲,隻需做好獎懲製度,打消浮躁,讓隊員按部就班的接觸訓練。
很多時候。
學員隻要耐得住寂寞就算合格。
這就是為什麼韓援不管生活作風如何,但都尊重訓練,因為青訓營教的隻有這些,這些並不能讓他們成長為明星,但起碼有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