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沾滿了血紅的一大片,血液粘粘滑滑,活著的智立人來不及恐懼就急忙在濕潤的甲板上撒上了沙土防滑。
頂著敵人的炮火下作業是十分危險的,好在伊麗莎白女王級此刻也好不到哪裡去,在對方主炮數量比自己多的情況下,伊麗莎白級還是吃到了一發356毫米炮彈。
炮彈沒有擊中主炮塔裝甲,反而是在其附近爆炸開來涉及到了炮座,眾所周知大不列顛的炮座一向都是有裝甲問題的。
現在,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位於艦尾的三號炮塔被卡住了,沒有了射界,這艘戰艦失兩門381毫米大口徑艦炮的火力,在麵對火力基本完好的亞利桑那號徹底落入了下風。
“轟!”更加糟糕的是伊麗莎白戰列艦側舷的裝甲帶上騰起了火花,那裡發生了綿延一片的劇烈爆炸。
她的副炮群炸了!
其中的一門152毫米副炮被一發半穿甲彈以23度的角度擊穿了6英寸厚的艏樓甲板,猛烈的爆炸一觸即發。
因為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副炮發射藥提供非常之低效,所以炮手們為了持續的火力輸出就直接就近堆積了大量的備用發射藥,現在這裡的發射藥被擊中了,產生了爆炸。
在副炮崗位上的所有水手幾乎全軍覆沒。
下方的水手們頓感頭頂搖晃,他們知道己方頭上發生了爆炸,肯定是被炮彈擊穿了炮塔!
那當務之急就是關閉防火門,還有把將要通過彈藥提升井提升上去的藥包保護好!
如果是皇家海軍參與了說不定這艘戰艦已經殉爆了!
但現在駕駛這艘戰艦的是漂亮國人,而不是大不列顛人,馬上,通往副炮塔的彈藥提升井就被關閉了,防火門的關閉把爆炸範圍局限在了炮塔上部分,並沒有蔓延至152毫米彈藥庫。
爆炸被限定在了一定範圍,但無論如何這個側舷的副炮都全部失效了,整艘戰艦火力大減。
在這時候南卡羅來納級及時加入了戰場,用她的艦載火炮掩護己方的伊麗莎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