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六年間的天下大勢(2 / 2)

要怪這還得怪大夏,因為無一擊穿記錄的虎王令歐羅巴國家都變得小心翼翼起來,75毫米口徑以下的反坦克炮立馬就被淘汰了,因為口徑不夠,目前各國裝備的反坦克炮主流都是75毫米。

而一門反坦克炮與一輛坦克的造價是不成正比的,既然能用廉價的大炮乾掉一輛坦克,那高盧雞就無心列裝大量的裝甲坦克部隊了,於是沒事乾的高盧雞開始往邊境上修建防線。

“我隻要有一條堅固的防線和充足的反坦克炮把敵人的裝甲洪流擋在邊境線外,那戰爭就打不到本土。”——高盧雞。

大不列顛也在考慮為自己的陸軍裝備大口徑反坦克炮,在皇家海軍擊敗普魯士的大洋艦隊後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不列顛的陸軍將登陸歐羅巴大陸和普魯士展開決戰。

大炮在發展,裝甲在發展,飛機也在發展。

世界各國已經進化到了雙翼飛機時代,不過這種用木頭製造的飛機隻能在後座架一挺輕機槍,或者飛行員乾脆就裝上一袋子的釘子和磚頭,然後飛到敵人陣地直接丟下來就完事了。

在遇到敵人的空軍時飛行員還可以拿出一把小手槍來雙方對射,這就很有中世紀騎士對決精神了!

海洋時代!

大炮巨艦在這個時代發展到了巔峰,海軍的軍備競賽首先在歐羅巴地區達到了巔峰!

可令人意外的是,那個世界第一海軍強國大夏在這六年的時間裡沒有增添幾艘像樣的新型戰列艦。

除了那些輕巡或者一些巡洋艦大小的船隻之外,大夏三大艦隊的主力艦四舍五入有十年的時間沒更新過了。

相反,反而有不少的戰艦從海軍隊伍中退役了,交付給了大夏海警,海警的船隻總噸位每年都在上升。

這神奇的一幕就好像是大夏帝國海軍在故意騰空位置一樣,歐羅巴時刻都在關注這頭海洋巨獸的動態。

但百思不解的是,大夏就算騰空位置也沒有用啊,因為他們的造船廠都在為中小型船隻下餃子,上到建造幾萬噸的輪船和一些看起來沒啥用的全平甲板戰艦,下到幾千噸的船隻.......

但就是沒有開工建造新的戰列艦,那騰空位置來乾嘛?

“大夏人還是一貫的抽象,畢竟把人綁在電線杆上用鞭子抽這種想法就不是正常人能想出來的。”

不過就算這樣也沒有哪個海軍大國敢挑戰這頭巨獸的海洋霸主地位,因為泰山衡山華山這三座大山就像是神話一樣壓的各國海軍動彈不得。

動輒七八萬噸的排水量歐羅巴人拿什麼打?

海軍又打不過,陸軍又打不過,空軍就更彆提了。

從1903到1908,係統以每個月十萬爆兵逐漸積累,大夏國防軍已經上升到了千萬規模。

海軍主力艦的生產名額就不用提了,因為那要是完全生產出來,足夠把帝國所有的港口都擠爆。

大夏並且掌握了一係列的先進武器,諸如b29轟炸機和c47運輸機這些優異性能的飛機也在此列。

現在的大夏工業比一戰工業巔峰時期還要強,各種先進武器的圖紙被分析拆解後促進了眾多領域的研究進展。

就連最強武器,蘑菇蛋的封印也日漸衰弱,開掛了就是好!

秦天手中不僅有圖紙,還有著未來幾十年的科技樣品,科技又沒有斷層,從落後的到新一代的都有,就比如從聖馬科衛星發射平台中拆幾個顯示屏出來就夠喝一壺了。

被淘汰掉的軍工產品就投入了民間生產,什麼無線電廣播無線電收音機,這都是工業化的傑作。

六年的時間裡大夏已經完成了第一輪的工業化,全國鋼鐵產量數億噸,其中光是一個北方工業集團就多達2500萬噸。

昔日全國加起來不過幾十萬噸鋼鐵產量的恥辱徹底洗刷了,一個北方工業集團的鋼鐵產量就可以抵掉一個強國。

這與目前漂亮國全國的3800萬噸,普魯士的2100萬噸,大不列顛的1600萬噸形成了鮮明對比。

全國鐵路裡程取得了重大突破,十一國鐵路在原有的1300公裡上繼續往北擴展,一直到北方的最儘頭,這可以稱得上是一條洲際鐵路了,而且這樣的鐵路還不止一條。

遇山穿山,遇水架橋,基建狂魔的本性終究還是掩蓋不住了。

1905年,為了方便百姓能更近距離接觸到帝皇的光輝,帝都往津門方向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標準高速公路,這是帝國高速公路發展史的開端。

不過大夏在這裡得表揚一下勤勞的國際友人,他們在帝國工業化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