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天下大事(2 / 2)

輝煌還在繼續,神聖的帝皇光輝終將主宰這個世界。

1906年,帝國衛星發射中心宣布已經完成了氣象衛星網絡建設,地麵氣象站和衛星氣象網的雙重配合使得氣預報精確度進一步提高。

也是在同年,氣預報新聞報道逐漸出現在各地廣播,大夏百姓通常在晚飯之後都會圍聚在收音機旁,收聽次日的氣信息。

伴隨著灰色電視機的普及,帝國新聞廣播會在新聞時間結束後播放氣預報,這逐漸成了人們的習慣,每當飯後都要習慣性的聽到新聞報道完氣情況才行,就算沒聽到的也總會找到鄰居打聽一番。

1907年1月,帝國本土通信網絡初步建成,固定電話開始在帝國本土普及,低廉的價格使它成為了每一個家庭的標配,與龍鳳牌單車,手表,縫紉機,收音機一同構成了家庭五大件。

傳統的溝通媒介被徹底打破了,大幅度縮短時間的通信行業的快速發展打破了時空的間隔,兩個不同的地區之間也能相互通話,四通八達的火車承擔起霖區與地區之間的溝通。

寬敞的綠皮火車廂每都坐滿了講著各色各樣地方話的百姓,2.5米寬的軌距把車廂擴大化了,再塞多一倍都不會擁擠。

繁忙的空中路線(海外行省方向)把這種交通優勢發揮到了極致,一個普通人在一之內就能跨越成百上千公裡。

當然了,即便是這樣那個在大夏教科書上寫出“我還要走多少年”的那個家夥至今都還在走

在鄉鎮和城市道路,有點醜的汽車身影日漸出現,工人和農民也能買得起。

這是大夏第一汽車公司流水線下的產物,格式化和規範化的流程大大降低了成本,價格十分的低廉。

這種車在本土售價很低,但放到國外經過了大夏關稅翻一翻就瞬間變成了另一個數字。

這種繁榮還體現在鄉鎮的發展,鄉鎮以一個整體發展起來,整體布局錯落有致,穿梭於其中的公交車時刻來晚,它們可以通向城市,可以通向鄉鎮,可以通向他們想要去的一切地方。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帝皇的光輝灑向了每一個人,這世間有帝,但也有人!

帝國永遠不會拋棄任何一個百姓,無論是年輕還是衰老!

好吧,雖然整個帝國全都是青年人是有點奇怪,最老的也不過看起來像是中年的樣子。

在200歲基礎的條件下,多少歲成年?上多少年的學?多少歲退休?這些問題成功讓秦和他的參謀們犯了難。

各自的法什麼的都有,亂糟糟的一團。

最終秦一字拍板,在結合了實際情況後把成年年齡定在了28歲,啟蒙教育的時間不低於三年,學教育不低於六年,初中三年高中........好吧編不下去了。

這著實令人崩潰,神通廣大能一手遮的帝皇在麵對這個問題時也要仰頭痛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