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說,這倒是算比較靠譜的辦法。
距離正旦的前一天,便是到了李世民巡查講武堂的日子。
心腹大臣們也都跟著去瞧。
皇帝車架出行,街道封閉。
好在永興坊就在延喜門邊上,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聽說太子練兵很有成效,諸將都說厲害得緊。”
魏征笑眯眯的說道。
自從確定了打高麗後,魏征就沒怎麼生太子的氣了,算是拿得起放得下。
太子偶爾做些荒唐事,做臣子的,難道還一直記恨不成。
隻要願意改正錯誤,都是好的。
程咬金卻不客氣,道:“依我老程看來,太子的兵,都是儀仗隊的排場,看著好看,中看不中用。”
尉遲敬德道:“這般時日,能練出這般模樣,太子也很厲害了,難道你程知節,能練出這等軍容來不成,至少在軍紀上,太子練兵我是瞧著厲害。”
李世民聞言,笑著對李道宗問道:“承範,你如何看。”
李道宗是唐朝宗室名將,字承範,文成公主去吐蕃,他便是和親使者。
更是李淵堂侄,李世民的堂兄弟。
很早就跟隨李世民東征西討,深得信任。
聽到陛下問話,李道宗回道:“太子練兵,士氣如虹,編纂的鼓點,臣覺得可用於大唐全軍。”
李世民聽完後,笑著對房玄齡道:“玄齡,你到時候幫朕好好看看,太子練兵如何。”…。。
房玄齡早先便總管軍務大事,雖然不曾帶兵打仗,但對軍事很是熟悉。
“是,陛下。”
房玄齡,魏征,褚遂良,包括長孫無忌等一眾文臣,對於太子練兵,也很是好奇。
原本大家沒覺得有什麼,可聽這麼一說,就很好奇了。
講武堂。
李承乾已經在這裡等著了,旁邊還有皇長孫李象。
這次李承乾沒有坐四輪車,而是筆直的站在高台上。
“父皇。”
“皇祖父。”
李世民笑嗬嗬的走到高台上,坐到早就已經準備好的椅子上。
其他大臣,武將,也紛紛就位。
不過校場上是一片空白,半個人影都沒有。
眾人有些好奇,李世民也沒問什麼,隻是道:“承乾,開始吧。”
李承乾點點頭,接過力士遞過來的鼓槌,開始擂鼓。
咚咚咚。
隨著戰鼓聲響起。
整齊的步伐聲突兀的出現。
一排排學長,行著整齊的隊列,不斷進入校場。
沒有絲毫的淩亂,四人一排,整齊劃一。
半通鼓還沒有擂完,整個校場上已經列隊完畢。
“很快。”
李靖在旁邊感歎了一聲。
要知道正常的士兵集合,在古代是很緩慢的。
人數稍微多一些,比如幾千人的隊伍,可能單單在列隊上,就會耗費半個時辰才能勉強完成。
要是有個上萬人或者幾萬人,一個時辰搞完都算不錯了。
而這裡,雖說太子這裡早先就有準備,但半炷香的功夫完成,依舊令人驚歎。
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
這邊李承乾並沒有因為士兵們到齊而結束,依舊是繼續擂鼓。
咚!
最後一鼓落下。
“風!風!大風!”
學子們的咆哮聲頓時響徹整個校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來得更加猛烈一些。
畢竟在他們前邊點將台坐著的,可是當今聖人。
這一陣咆哮,當真是把氣勢瞬間拔高到頂峰。
再是不懂軍事的人,都能看出這支隊伍嚴格的紀律,整齊的軍容,還有那與眾不同的精氣神。
如此氣勢,便是大唐的禁衛軍,似乎都要差上幾分。
“明明之前看著沒這麼厲害的啊。”
程咬金小聲的嘀咕道。
最早太子練兵的時候,他就來看過,鬆鬆垮垮,全是在練走路,整個校場東倒西歪一大片。
而這才一個月不到吧,簡直就跟換了一批人似的。
這是平時那些怎麼講學也聽不懂的學子們?
李承乾沒有說話,集合隻是個開始。
接下來李承乾也沒有把鼓槌交給力士,而是跟著力士一同擂鼓。
不需要特定的指揮,擂鼓的順序,力士們早已經熟悉。
李世民便就帶著大臣武將們,欣賞檢校這次閱兵。
隨著鼓點發出的指令,校場上的隊列井然有序的變幻著形態,看不到絲毫的雜亂。…。。
如果先前李道宗說太子練兵,士氣如虹,眾人還有些不信。
可如今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哪還有不信的地方。
李世民靜靜的看著,麵色很是驚喜。
對於冷兵器的交戰來說,最為主要的就是士氣。
如哀兵必勝,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這些手段,都是用來提升軍隊士氣。
軍隊作戰,普通軍隊傷亡比達到一成,基本上就會有擴散的危險。
精銳軍隊,則能達到兩成或三成。
現在太子練的這些兵,保守估計都能達到兩成傷亡比,甚至更多。
當最後一通鼓結束的時候,校場上的三百學子安靜的站在原地。
即便他們的體力已經消耗很多,可以聽到許多喘粗氣的聲音,但每個人身姿挺拔,紋絲不動。
“好,朕沒想到,承乾在練兵一道上,竟會有如此天賦。”
“朕沒記錯的話,講武堂開課到現在,還沒一個月的時間吧。”
“這些學子,也就操練了半個多月。”
“朕心甚慰啊。”
李世民大聲誇讚,為有這樣的太子而驕傲。
群臣們麵色各異,但也隨著叫好。
李承乾神色平淡,深深的看了一眼李世民,而後躬身作揖道:“謝父皇誇讚,我準備往後在講武堂,便按照此等方法練兵。”
“每日操練半日,餘下時間,便是學習兵法理論。”
李世民很是爽快,道:“好,就按太子所言。”
閱兵結束後,李世民也回了太極宮。
臨入宮時,便把房玄齡叫了過來。
“房卿啊,你可不能總是藏著。”
“朕記得,你已經在魏王文學館擔任大學士,有不少時日了吧。”
“也是該稍微儘心點了,近些時日,朕也沒看到魏王那邊,有什麼起色。”
李世民淡淡的說道,語氣中帶著一股不容置疑意味。
房玄齡麵色發苦,一聲房卿,就是告誡他,不能再摸魚了,要乾點實事了。
他心裡也清楚,現在的講武堂已經成了太子根基,按照如今這等練兵的方式,稍加時日,大唐講武堂就要變成太子講武堂。
長久以往,彆說魏王,陛下可能都要親自下場了。
他這個被陛下親自指定站在魏王陣營的人,也是該要出力,協助魏王,壓製太子了。
“是,陛下,臣自當竭力輔佐魏王。”
房玄齡的聲音中帶有幾分苦澀。
就現在的太子來說,還能有什麼辦法去壓製嗎。
太子根本不在乎文官,甚至是不在乎名聲,一門心思都在軍隊兵權上。
對這樣的太子,他能有什麼好的辦法
除非
可那樣的話,陛下你確定那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玄齡,朕相信你,定是能輔佐好魏王。”
李世民拍了拍房玄齡的肩膀,鼓勵道。
(本章完)
39288119。。
執筆見春秋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