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隻有仙姑管我們(1 / 2)

李令皎才不聽阿桃說了什麼,直接往幾個煮肉的陶釜裡加了自己覺得合適量的鹽,然後又拿起醬油,拆了包裝,一並倒進陶釜裡。

這麼煮肉,放在現代肯定算是黑暗料理了,沒有焯水,也沒有加蔥薑蒜去腥。

但,李令皎自信,隻憑借著這沒有苦澀味的鹽,和提鮮的醬油,就足以征服這些村民的味蕾。

畢竟,蘇軾發明的東坡肉,最初的做法不過是,“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它自美。“

翻譯過來就是,洗乾淨鍋,放少量水,用小火煨著等它慢慢煮熟。

連調料都不放!

而李令皎拆封的醬油一入鍋中,那種現代工業的香味立即飄了出來,鮮得人直流口水。

“吸溜~”

蹲在地上添柴生火的孩子,重重吸溜了一下口水。

李令皎“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饞了?”

那孩子不好意思地將腦袋垂得更低,默不作聲,埋頭撥弄著柴火。

李令皎笑了笑,視線掃過這群孩子。

兩個村子加起來114人,其中未滿十六歲的,占了38人。

這38人裡,多數是超過了十三歲的男孩,放在這個時代是可以服徭役的男丁,小於這個年紀的,大多已經在天災中夭折了。

李令皎琢磨著,以後還要將基礎教育搞起來,多少要教他們點日常用字,總不能一個字也不認識。

豬肉加了鹽和醬油,煮了沒一會兒,這香味就飄滿了一整個村子。

村民們實在是忍不住了,紛紛朝著陶釜挨了過來,一邊吸溜著口水,一邊眼巴巴地看著。

好香的肉!

從來沒有聞到過這麼香的味道,鮮得人眉毛都要掉了。

終於,一個村民忍不住詢問出聲:“仙姑,這是什麼肉啊?怎麼這麼香?”

李令皎也不端著架子,笑著答了一句:“豬肉。”

“豬肉?怎麼可能!”

人群頓時如炸開了鍋,紛紛開口。

“這麼香,怎麼會是豬肉呢?我吃過豬肉,沒有這麼鮮啊。”

“是啊,豬肉哪有這麼鮮的?”

一個聲音忽然響起,打斷了大家的議論:

“你們懂什麼,這豬肉是仙姑從天上帶來的,那肯定是仙豬,味道當然和我們吃過的不一樣!”

說話的人頓了頓,轉頭,一臉討好地朝著李令皎看去,“仙姑,我說的對吧?”

李令皎:“……額。”

仙豬倒是不至於。

不過古代的豬的品種,那是肯定是不一樣的。

現代普遍飼養的豬,都是本土豬和歐洲豬雜交過後的產物,經過了優良基因篩選,肉質更好,飼養更為方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