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伯一撿起烘在炕上的紅薯乾,湊到眼前仔細看了看,問:“這是放在這兒烤乾的?儲存的時間如何?要怎麼吃?”
“比生的紅薯更容易保存一些,直接吃就行。”李令皎補充了句,“如果是晴天,隻需要放在太陽下曬乾就行了,最近陰雨天太多。”
蕭伯一盯著紅薯乾看了會兒,忽然笑了,抬起頭道:“若是照仙姑這麼說,將此物當做軍糧,倒是最好不過。”
“什麼?”李令皎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
蕭伯一說:“產量高、易儲存、可以飽腹,這不是最好的軍糧嗎?若是在野外行軍,生火炊米必然會有煙火,容易被敵軍發現偷襲,但若是吃的是這種紅薯乾,不就沒了這種擔憂?”
他說完,便微笑著望著李令皎,等著她的反應。
李令皎看著他,沒說話。
氣氛有些微妙。
隨著時間在沉默中流逝,蕭伯一臉上的笑逐漸淡去,最終他歎息一聲,放下手裡的紅薯乾。
“仙姑是世外高人,想來也對功名利祿不感興趣,是伯一冒昧了。”蕭伯一從炕上下來,整了整衣冠,拱手一揖到底。
蕭家是戰功起家,他看到紅薯乾的第一反應就是,如果能有這種糧食做軍糧,軍隊的戰鬥力興許還能再提高不少,蕭家的勢力也能更上一層。
李令皎問:“你希望我將這東西,交給某個世家,換取榮華富貴嗎?”
蕭伯一汗顏地說:“您是仙人,怎能屈居世俗權貴之下?”
李令皎卻說:“如果將紅薯交給某個世家,就能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讓他們都能吃飽,我沒什麼不可以的。”
她念過書,她知道,如果紅薯能在全國流通種植,百姓們的日子好過了,整體的社會經濟才會繁榮,她也會比現在更有發揮的空間。
“但是,你和我都知道,任何一家得到了,都不會願意將紅薯苗分享出去。”
每個世家都有自己珍藏的農書,卻沒有一個想過,將農書裡的技術傳授給普通庶民,他們隻想壟斷所有知識、所有的上升途徑。
前朝已經改進過造紙術,紙張遠比從前廉價,但是普通人仍舊難以有讀書的機會。為什麼?因為生產力低下,他們隻能將所有的時間放在田地裡,餘不下多餘的糧食供養一個讀書人。
“是,的確如您所言,這種糧食若是單獨落入了某一個世家的手中,在全國推廣開的概率微乎其微。”
蕭伯一定定地看著麵前的女子,問她,
“但,仙姑既然知道,紅薯是何等珍奇的作物。又可曾想過,如何保證它們可以留在百姓的手裡,而不被侵占奪走?”
不待李令皎回答,蕭伯一就繼續說:“來的時候,仙姑還沒有睡,想必也是在為白日裡發生的事煩心吧?此次對方隻是見色起意,但下次呢?他若是知道這裡有什麼呢?”
對方會做什麼?燒殺搶掠?反正隻是一群卑賤的庶民。
她自己,是自信有辦法逃跑的,就算跑不成,也能找到保命的辦法。
可是這些村民呢?
李令皎的聲音沉了下去:“如此深夜,你來找我,應當就是為了說這件事吧。”
“是,”蕭伯一直接道,“不知之前仆的提議,仙姑考慮得如何了?此地易守難攻,是個絕佳的地形,若是在此建立塢堡,對內自給自足,對外抵禦強匪,也可不必向官府納稅,隻是……需要一個人來做這個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