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符娘的事,李令皎繼續看其他的病人。
類似符娘那樣的狀況,其實不在少數,大部分病人除了患有流感,身上或多或少還都有些其他的毛病。
例如一個瘸著腿的年輕人,說是兩年前將腿折了,之後找了人來接骨,長好之後還是跛的,而且沒到陰雨天,之前骨折的地方就疼的厲害。
李令皎推測他是之前接骨沒有對好,裡麵骨頭還是錯位的。她在小說裡也看到過這種病的治法,要打斷骨頭重新長好才行。
不過她也不敢這麼做。
讓她搞點兒藥給這些人吃吃就算了,真要動外科手術,她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
要是這個時候,出現一個類似華佗那樣的人就好了,那位可是中國外科手術的鼻祖。
也正因此,對與大部分人身上的毛病,她都是沒有辦法的。
此刻唯一能做的,就是給每個人分發合適計量的感冒藥,幫助大家早日痊愈,克服瘟疫。
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時分。
李令皎折騰了一個白天,也沒有看過多少個病人,這效率實在是太低。
她從桌前站起身,放鬆了一下久坐的屁股,長長歎了口氣。
“仙姑怎麼歎氣了?是有什麼不妙的地方嗎?”阿桃給她收拾著桌麵,聽到歎息聲,不禁問道。
她苦笑著搖了搖頭,歎息道:“我是覺得,我一個人的力量還是太薄弱了,要是這個時候再多幾個大夫就好了。”
“仙姑可以多教幾個人呀!”阿桃驀然出聲,她看著李令皎,眼裡亮晶晶的,“多教幾個人醫術,這樣可以治病的人就變多了。”
李令皎沒想到阿桃會這樣說,下意識打趣道:“那你可就不是唯一的了,我就不知教你了。”
“那有什麼要緊的?”阿桃笑盈盈地說,“隻要能救的病人更多就好。”
李令皎定定地看了阿桃一會兒,將阿桃都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微微低下頭去。
忽然,李令皎開口:“你會成為一個好醫生的。”
阿桃欣喜不已,“真噠?”
“當然。”她笑著回了一句,視線卻不由得朝著旁邊挪去,看向那本《赤腳醫生手冊》。
在曾經醫療技術不發達、醫療係統不完善的年代,幾千萬人靠著這本書成為了“赤腳醫生”,他們的足跡遍布全國的每一個偏僻山村,救活了無數的人。
如果將這本書大量地傳播開去,是不是可以製造出大批的醫生?
可是,沒那麼簡單,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識字掃盲就是個困難的工作。
還有,這本書用的是簡體字,而且閱讀方式也和現在完全相反。
她是該以這個時代的文字和閱讀習慣為中心,將這本書用這個時代方式謄寫呢?
還是該乾脆普及現代教育,教周圍所有人學簡體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