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繼禮點了點頭,說道:“憑我對如雪的了解,她應該會去,畢竟這次二皇子被皇上選中,也是因為他成親了。”
林知音又說道:“那這次侯爺還真是任重道遠,要注意路上跟翊王殿下和崔安如的相處,還要保證去了邊關之後,能夠把通商的事解釋清楚,鋪墊明白,讓兩國百姓都能接受,最後還要保證二皇子和表妹的安全。”
“這麼重要的任務,也就隻有舅舅能夠幫他爭取回來了。換了任何一個人,隻怕是做夢都不會有。”
林知音的話,讓溫繼禮感覺到這個外甥女還是如此的依賴自己。
他甚至在想著,若是自己的親外甥女活著,會不會對自己同樣親昵和依賴?
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如今已經有些病態了,因為失去了母親和妹妹,他試圖說服自己,林知音就是他的親外甥女。
之後幫了她一次又一次,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蕭讓看到林知音和溫繼禮之間的互動,就明白這個大腿還是沒有放棄他們。
不過剛才溫繼禮說了,不讓他們聲張,他們自然也不敢多說什麼,萬一真的傳來傳去,到了崔安如耳朵裡,這件事應該還會有所改變。
結果他們什麼都不說,所有人幫他們宣傳。
第二日公孫赫帶著大慶的使團離開,不久之後京都就傳出來消息,過幾日翊王殿下和崔安如就會出發,去邊關給大慶三皇子治病。
而且兩國之間將會用那三座城池作為貿易區,進行商業活動,互通有無,也能促進兩國百姓之間的和平相處。
隻不過在那之前,需要有人去一趟邊關,鋪墊這件事,保證到時候進一步實施的二皇子的安全。
昨日翊王殿下和安國郡主都被召進宮了,溫繼禮也去了。
之後,溫繼禮就叫了蕭讓和林知音去了丞相府。
說不定,就是為了這個去邊關的人選。
不管是誰聽說這件事,都應該能夠明白,能夠被派去邊關處理這件事的人,一定會立下功勞。
看來溫繼禮不但之前在長公主回來的時候不要臉地給林知音加戲,如今還是一樣執迷不悟就想給蕭讓爭取機會。
若是這樣的話,皇上也太瞎了,大夏是沒有人了麼?怎麼什麼好事都要被溫繼禮這個敗類舔一下,然後送到蕭讓和林知音嘴裡?他們配麼?
傳言愈演愈烈,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崔安如提出這個建議的事,全程都在討論蕭讓到底有沒有資格前去邊關立下這個功勞。
最後大家的意見很統一,若是大夏真的沒有武將可用了,其實這件事可以作罷,畢竟將來維持那三座城池的正常運轉,也需要足夠的威望和作戰能力。
他們對於蕭讓,實在是沒有信心。
也有另外一種聲音,是說皇上不會如此不明智,畢竟蕭讓從各方麵來看,都不是最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