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交易(2 / 2)

許建國想了想,剛才白麵1斤是7毛5,看這大叔激動的樣子,就說明糧食現在是緊俏貨,而且這大叔應該比他來的早,現在兩手空空,證明這院子裡並沒有賣糧食的,所以他決定把價格喊的高一點,萬一他要是講價,也好有個還價的的空間。

作為一個上輩子在南方打拚好幾年的小商販來說,許建國賣東西的技巧多了去了,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他的本能。

“1斤1塊,這裡一共是10斤,3斤糧票換1斤糧食,其他票也行,具體看價值。”

中年大叔聽了許建國的報價明顯愣了一下,但他接下來說的話,卻讓許建國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行,我全要了!”

“媽的,怎麼感覺價格報低了呢。”許建國在心中想道。

要知道這個年代,大米在糧店的價格每斤才2毛5分錢,當然還需要糧票。

而許建國以為報了4倍的價格已經很高了,卻沒想到這大叔連猶豫都沒猶豫,直接全要了。

不過隨後一想,許建國也就釋然了,現在的糧食供不應求,很多人有錢有票,但就是買不到糧食。

而這也看出了計劃經濟的好處,這個時候,全國所有物資的生產、銷售和價格都有國家進行調控,誰也不敢哄抬物價。

這要是同樣的情況放到後世的市場經濟下,糧店不抬價個幾十倍都算他有良心。

中年大叔從懷裡掏出一張大黑拾遞給許建國,然後又掏出15斤糧票,接著開口問道:“小兄弟,我隻有15斤糧票,其他的票你要什麼?”

“有布票嗎?”

“有,不過不多,隻有6尺。”

“嗯,其他票你看著給吧。”

“行!”

最後中年大叔給了許建國1張大黑拾、15斤糧票、6尺布票、1斤肉票、1斤糕點票、1張鞋票和一張水瓶票(暖瓶)。

在工業券還沒有發放的時候,像是飯盒、暖瓶、毛巾還有搪瓷盆什

麼的,都是有單獨專用票的,直到1961年末,國家開始發行工業券,才將這些形形色色的票歸攏到了一起。

中年大叔拎著布袋子,警惕的看了看四周,然後便快步離開了黑市。

看著大叔離開的方向,許建國才發現,這黑市的入口和出口是分開的,估計也是為了安全。

將手裡的錢和票放進背簍裡後,實際上是收入空間裡,許建國背上背簍順著大叔離開的方向走去,從後門離開了黑市。

走出烏衣巷,許建國朝著遠處的供銷社走去。

供銷社和後世的商店沒什麼區彆,就是一個買賣東西的場所。

這個年代的供銷社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都是國營單位。

老百姓們平時買東西,除了黑市之外,基本上都是到供銷社。

供銷社的售貨員,在這個年代絕對算得上是香餑餑,誰家要是有親戚在供銷社上班,走到哪都覺得臉上有麵子,除了能比彆人優先買到東西之外,甚至還能買到一些彆人買不到的緊俏貨。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