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之後,他便站起身來,朝著四合院的方向走去,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就在許建國走了沒幾步的時候,他突然間感覺到似乎有什麼東西進入到了自己的身體之中,讓他整個人都變得輕鬆了不少。
停下腳步,回頭看了看兩座石碑,許建國嘴角露出一抹笑容,轉身走進了四合院中。
此時的三丫頭已經洗完了澡,一家人正坐在餐桌前等著他吃晚飯呢。
許建國見狀,笑著說道:“你們先吃,不用等我,我去洗個澡!”
說完之後,便快步走向了衛生間。
文思甜見狀,讓孩子們先吃,隨後起身走進了臥室,片刻之後,便捧著一摞換洗衣服走了出來,給許建國送了過去。
至此,家裡人的事情就算是全部解決了。
也許有的人會問,許建國為什麼不把自己父母的墳墓遷去京洲,而要留在三道梁呢。
這是因為他這一世的父母雖說是外來戶,可也算是半個三道梁人,根據原主的記憶,如果不是老村長救了他們夫妻倆,那可能也就沒有現在的許建國什麼事兒了。
另外,兩口子和村裡人的關係也都不錯,李滿倉和李二牛兩人又是許茂田最好的朋友,所以許建國覺得,還是讓他們留在三道梁村比較好。
如果以後有了其他的變化,那麼到時候再做打算也不晚。
解決了所有的後顧之憂後,接下來的時間裡,許建國領著一家人先後去了杭城和嘉縣,看過了西湖的美景,品嘗了當地的美食,同時也體驗過了什麼是小橋流水人家。
一家人在路上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當然也少不了記錄回憶的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杭城的時候,許建國還特意領著一家人去逛了逛本地的幾所大學校園,他是
希望能以此來激發幾個孩子的學習熱情。
沒曾想,當大丫在遊覽過江州大學的校園之後,立刻就被校園中的景色和學習氛圍所吸引,當場就說將來一定要來這裡讀書。
其實這個時期江州大學的規模遠不如後世那樣龐大,這是因為在1952年的時候,江州大學的部分係科轉入了龍科院和其他高校,其主體部分在杭城重組成為了若乾所院校。
後來經過數年的發展,分彆成為了江州大學、杭城大學、江州農大和江州醫大,而這些大學原來,都曾經是江州大學裡麵的科係。
一直到1998年,四所本就同根同源的學校重新實現了合並,這才有了後世我們所熟知的江州大學。
聽了大丫的話,許建國和文思甜二人有些不解的看著這丫頭,不知道她為什麼會突然間冒出這個想法。
畢竟一家人馬上就要去京洲了,夫妻倆當然是希望孩子們都離自己近一些的,所以京洲本地的華清、京大和人大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考慮到大丫可能有自己對未來的規劃,所以兩口子並沒有出聲反對,而許建國覺得等到了京洲之後,有必要帶著全家人集體遊覽一次當地的大學校園,說不定就能改變這丫頭的想法。
而另外四個小家夥在聽說自己的大姐要來這裡讀書之後,立刻也都嚷嚷著要來,特彆是現在全家學曆排名倒數第二的樂樂,叫喚的最是歡樂,搞得夫妻倆很是無奈。
要問倒數第一是誰?請各位讀者大佬們自己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