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便迎來了1977年的畢業季。
這一年,許建國、文思甜和大丫三人順利的完成了在各自學校裡麵的研究生課程,通過論文答辯之後,拿到了碩士學位證明。
他們,也成為了這個年代裡為數不多的高學曆知識分子。
原本,姑嫂二人在拿畢業證之前,還想著要不要繼續進行深造,一鼓作氣的將博士學位給拿下來了,沒想到卻被許建國非常堅定的給否決了。
他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學曆並不代表一切,相反的在工作中,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套用後世說相聲的老郭的一句話說,那就是人可以沒有文憑,但是不能沒有文化。
許建國認為,以文思甜和大丫兩人現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已經足夠在這個時代立足了,完全沒有必要繼續浪費時間在課本中,反倒是應該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放到實踐中去檢驗一下,隻有這樣,才能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麵還有不足,即便是以後還想要繼續深造,也能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
而且最主要的是,許建國深知這個年代的龍夏國,在博導方麵的師資力量並不像後世那樣的雄厚。
即便是文思甜和大丫兩人真的拿到了博士穴位,其中的含金量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高。
倒不如學以致用,在工作崗位上發揮出自己的價值。
文思甜和大丫兩人在認真聽取了許建國的建議之後,也覺得他說的非常有道理,於是便欣然的答應了下來,準備將未來的重點,全部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而提到大丫,就不得不提到林洪濤,兩人同時拿到了法學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證書,這個時候的龍夏國還沒有“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這一要求,需要到1986年的時候才會出現。
無論是從事法官、檢察官還是律師,都需要通過考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說起來,兩人在一起談戀愛的時間也不算短了,文思甜也曾偷偷的問過大丫,他們倆準備什麼時候結婚,然後大丫就羞紅著小臉小聲的跟自己嫂子說了他們的計劃,準備等到畢了業就結婚。
大丫是1953年生人,今年是24周歲,林洪濤比她大一歲,所以兩人正好是適婚年齡。
當許建國在知道兩人有結婚計劃的時候,對於林洪濤這個比自己小了沒幾歲的年輕人還是很滿意的。
隻是自打大丫和二丫進了他老許家的門,幾人彼此之間雖然一直以兄妹相稱,可許建國和文思甜兩口子卻一直都拿姐妹倆當自己的閨女來養,這也是為什麼當初福妞在上學了之後,從書裡看到“嫂娘"一詞並了解了其中的含義之後,回到家趴在文思甜的懷裡哭了一鼻子的原因。
所以許建國在知道了小兩口的打算之後,心中有些五味雜陳。
大丫這個自小就乖巧懂事的姑娘,她那溫婉的性格,就像春日裡的微風,輕柔且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