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個星期過去了。
葉雲飛沒有陪王佳出去逛街,而是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抽煙看新聞。
電視上的新聞報道,與他上一世的記憶幾乎一模一樣,隻不過時間稍稍提前了一些。
東南亞各國彙率崩得一塌糊塗,股市和樓市跌的慘不忍睹。
但此時的香江恒生指數,竟奇跡般登頂16820點的曆史最高位。
香江的房價也達到了開埠以來的最高價。
經濟泡沫越大,爆炸的威力也越大。
索羅絲一麵把香江的股市和樓市燒的發燙,另一麵又囤積了天量的砸盤籌碼。
不出他所料的話,索羅絲等人已經完成布局。
泰國之所以淪陷是因為泰國的固定彙率製導致的。
香江和泰國一樣,實行著類似固定彙率製的聯係彙率製。
可以說,香江金融體係的死穴就是這個聯係彙率製。
而索羅絲的進攻重點就是這個聯係彙率製。
聯係彙率製是貨幣局製度的一種。
主要是在英屬殖民地實施。
發行方式很簡單,就是發行鈔票時,必須按固定比例存上一定數量的美元。
彙豐銀行,渣打銀行,華夏銀行三家銀行每發行7.8港幣,就要在香江金管局的外彙基金存入1美元。
其他銀行想領取港幣現鈔,就必須按照7.8比1的固定比例,到三家發鈔行兌換。
在聯係彙率製下,每一張印刷出來的港幣,都有100%的美元做儲備。
這個彙率製看起來堅如磐石,根
本不用擔心索羅絲的做空。
但事實上,香江金融體係最具迷惑性,最薄弱的地方就在這裡。
美元儲備隻是擔保了港幣發行量。
而港幣的發行量與港幣的流通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港幣發行量不等於港幣流通量。
這是香江金融體係的命門,也是香江金融保衛戰攻防的焦點。
舉個例子。
假如渣打銀行在金管局存入1美元,然後印刷了7.8港幣。
接著,香江市民張三就用1美元把這7.8港幣兌換走了。
此時,港幣發行量是7.8,美元儲備是1。
港幣和美元儲備的比例是7.8比1。
然後張三把這7.8港幣存入華夏銀行。
由於香江沒有存款準備金製度。
所以理論上來講,華夏銀行可以把張三存的7.8港幣,全部作為貸款發放出去。
假如李四從華夏銀行貸款7.8港幣,買了王五的汽車。
到現在為止,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就有張三在華夏銀行的7.8港幣存款,以及王五手中的7.8港幣現鈔。
港幣與美元儲備的比例從先前的7.8比1,變成了15.6比1。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貨幣乘數例子。
美元儲備100%擔保的貨幣發行量,也就是基礎貨幣M0。
而整個香江的貨幣流通量,包括了現鈔和存款的廣義貨幣M3。
M3遠大於M0,所以港幣存量和美元儲備的比例也遠大於7.8比1。
香江金融保衛戰爆發前夜
,香江廣義貨幣M3的總量為28000億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