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呈安拿在手裡愛不釋手,越看越喜歡,感覺比前世那個更好看。
由於心係製作剩餘幾個書簽,梅呈安晚飯吃的極快,搞得一家人都不吃了,全都在瞅他。
草草扒完碗裡的飯,梅呈安起身行過禮然後就飛快溜回了自己小院,鑽進了工作間。
第二天一早,梅呈安洗漱完用過早飯後精神奕奕的拿著幾枚龍型書簽去宮裡上班了。
其實帶一枚就夠了,可他選了半天也沒選出哪個最好看,索性就全部帶走了。
到了麒麟殿,拿著幾枚書簽在百草圖裡夾來夾去,沒一會兒就感覺索然無味了,說到底,它也不過是個書簽,再回頭想想自己昨晚激動那樣,感覺挺幼稚的。
臨近中午,裝裱好的麒麟殿示意圖以及定製的畫架全部送過來了。
畫架也不知是誰設計的,高一米二,示意圖剛剛好可以呈四十五度斜擺上去,且傾斜角度可調節,梅呈安如今身高在一米五左右,從正麵看過去剛剛好,再矮一些就不太友好了。
梅呈安將其安置在入殿直行五步處,與兩邊書架邊緣齊平的過道上,過道極寬,大約有四五米,中間放置一個畫架並不影響通行。
至此,所有整理工作已經全部完成。 <
br>
梅呈安沒打算去報功,萬一慶帝見他乾完活兒一腳給他踢回翰林院咋辦,這麼些藏書他還沒好好看過呢,他怎麼能入寶山卻空手回呢。
而且,一個人呆習慣了,感覺還挺舒服自在的,真回了翰林院,按時按點打卡考勤外還得跟那麼些同僚周旋,想想就覺得麻煩。
這麼一思量,梅呈安瞬間有了些緊迫感,得抓緊時間看書了,趁著被趕走之前能多看一本是一本。
接下來的日子就有些乏善可陳了,梅呈安每天都在看書,也不拘是什麼書了,逮著什麼看什麼。
為了防備慶帝來視察工作時考教他的學問,落下許久的三書也撿起來了。
宮裡收藏的三書並不是普通版本,而是文壇大家莊墨涵親筆注釋過的版本,本以為讀起來會很枯燥,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有了莊墨涵的注釋,三書讀起來一點都不晦澀,反而通俗易懂。
梅呈安感覺自己的學識在蹭蹭蹭的上漲,對三書的理解也在不斷精進。
看完經部,接下來是史部,枯燥的曆史梅呈安看起來照樣津津有味,他關注的曆朝曆代的重大事件以及其中蘊含的秘聞與八卦,窺破曆史迷霧,了解朝代更替,收獲不小。
子部,這一部分支極多,占比最大,占了麒麟殿藏書的一大半,這一部分就不能挨個看了,梅呈安打算隻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分類先看一遍,例如天文、醫學、繪畫、建築、服飾、禮樂、圍棋、內功心法等等,如若全部看完還有機會,再看其他的部分也不遲。
至於詩詞歌賦,梅呈安沒打算看,其一,量不多,其二,質量一般。
讀書的時候,時間總是過的飛快,光陰在不經意間流轉,四季於無聲中更替,一轉眼,便是三年後。
這三年,慶帝好似把他徹底遺忘了似的,任由他在麒麟殿書海裡暢遊,從不過問。
這三年,二皇子與太子之爭已然明朗化,朝堂格局也變的分明,太子和二皇子的鬥爭變的悄無聲息,長公主明著站隊太子,林相兩不相幫,置身事外,慶帝高居廟堂,冷眼旁觀。
朝中不少官員,都被黨爭裹挾,牽連,好一點的丟官棄爵,回家養老,差一些的抄家流放,辛苦了大半生的才積攢的身家一朝儘喪。
這三年,梅家食堂在北齊各大城全麵開花,所有酒水全部通過澹州海港發往北齊,澹州基地已然成了三個酒水生產基地中的最大的那一個。
嗜酒的範閒初次喝到打嗝酒那一刻的反應也並沒有像梅呈安所預料的那樣目瞪狗呆,心中狂震,隻是嘴角勾起,神色平淡。
真實情況是範閒早已見怪不怪了,他四五歲就在五竹開的雜貨店那裡偷偷喝酒,喝的還是散裝酒,五竹也不管,任由他喝,有一次也不知道犯了什麼病,對著喝酒的範閒來了一句,這酒喝起來跟水一樣,有什麼好喝的,不如喝五涼液。
範閒當時人都傻了,懷疑自己聽錯了,確認是自己老娘原話以後,合理懷疑老娘跟他一樣也是個穿越者,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問題拋向五竹,結果被五竹一句記不清了給打回來了。
所以等幾年後喝到啤酒的時候,範閒有一刹那的小激動但很快就冷靜下來,五糧液都有了,啤酒出現很奇怪嗎?
這三年,妹妹梅妤兮開始上學,但成績不佳,唯獨喜歡研究吃食,她還在在貴族學校結識了戶部侍郎範建家的同齡人才女範若若,時不時就約幾個小姐妹跑到人家家裡做客。
兩人真正變的親密還是源於一次私下爭吵,爭吵的原因則是兩人的哥哥誰更優秀,在範若若拿出紅樓後兩人達成了一致,彼此口頭承認對方哥哥有點東西,心裡偷偷補上一句但自己哥哥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