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在石墨烯的使用上沒點電池的技能欄,而是用化學氣相沉積法製造除了15英寸的單層石墨烯,將石墨烯透明電極用在電阻觸摸屏上麵。
不說水平高不高,而是……石墨烯顯然該有更好更有意義的應用。
陸山將石墨烯的這些情況跟瑪麗探討了下,他當然不會說自己前一世看到了什麼,而是從石墨烯的特性入手,將發展軌跡合理化的說了出來。
瑪麗點頭同意,不過她還是希望可以試試,畢竟電池發展到今天,除了石墨烯,其他的東西都沒有升級的可能了。
“我看過一些論文,論證鈉金屬替代鋰金屬,在我看來是浪費時間。鈉和鋰從特征上看起來差不多,但它們的原子結構本身就是天差地彆。鈉根本無法替代鋰,除非有其他的元素進行激發與控製。
如果是液體狀,半液體狀的電池,這種替代還是比較可行的。
可如果是固態的電池,比如手機,筆記本電腦這種,沒有前景。所以下一個時代的電池,得改變材料本身。”瑪麗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陸山點點頭,示意瑪麗繼續說下去。
“從微觀角度觀察,蓄電池的充放電過程其實就是陽離子在電極中的鑲嵌與脫離的過程。如果電極材料的孔洞越多,這個過程就越快。這就是為什麼液體狀的鉛蓄電池充電效率遠低於固體電池的緣故。
石墨烯的微觀構造其實就是碳原子組成的網狀結構,加上本身的厚度隻有一層原子,陽離子的移動受限很,效率不是現有電池可以相比的。況且,石墨烯材料可以利用環境的溫度自行充電,這對於電池的使用時長有提升。”
說到這裡,陸山立馬明白了瑪麗的意思:“你是說,可以將石墨烯放在一些化學液體當中,比如氯化銅,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