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風吹得多了,加上聯翔在背後串聯各方,時間一長,就真的有很多企業,公司覺得自己好像也有份。
然後在一些專家,教授的帶頭下,在一些電池行業協會,能源行業協會的帶領下,一份份倡議書,公開信遞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案上。
聲勢最為浩大一次甚至聯合了十幾個協會,幾十個教授,上百家企業,轟動一時。
內容就是呼籲國家重視石墨烯電池產業,建立相關國家標準,一定要讓國家掌握這個技術,保護國家安全。
這是一場複雜的運動,牽扯了行業,也牽扯了學術,搞得那叫一個熱鬨。
那段時間老百姓嘴裡基本上都扯石墨烯,要麼就說國家安全。
茶餘飯後大家聊的熱火朝天,口水和茶水不知道消耗了多少。
有人開了頭,就會有人不甘寂寞趕大集,湊這個熱鬨。
這叫熱度,誰不想蹭?
於是越來越多的專家,教授,大學,機構出於成名的目的,紛紛下場探討這件事,就看誰能說出花來。
各種各樣的言論層出不窮,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有的人說出了不同的看法,說這是危言聳聽,產業在哪裡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