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妃,是伏羲的小女兒。
在上古神話中,河伯貪戀宓妃的美貌,就設計讓宓妃溺水而亡,占有了宓妃。
後來被嫦娥拋棄的後羿聽說宓妃後,欽慕宓妃。
河伯就發了大水淹了後羿的國度,後羿直接就把河伯射傷了。
河伯跑去找天帝告狀,被天帝嘲諷了一通,後來後羿宓妃修成正果。
雖然後世人更愛嫦娥,但很明顯,道德觀念比較良好的古人,更愛宓妃。
最開始,屈原就描寫了宓妃的故事。
而司馬相如明知道武帝喜歡辭賦,喜歡屈原,就在寫文章時提到了宓妃。
而洛神賦的洛神,本來指的就是宓妃。
不過,無論是霍海還是武帝,有幾個狗膽說的是真宓妃啊?先不說伏羲的女兒那就等於所有人的姑奶奶的姑奶奶的姑奶奶,就說兩人不怕被後羿射成孫策?
對了,武帝不怕,武帝不認識孫策。
其實,司馬相如原文寫的那段,可以有三種翻譯可以翻譯成‘宓妃是樂女,給武帝奏樂’,可以翻譯成‘給武帝奏樂的樂女如宓妃一樣美麗’也可以翻譯成‘奏樂的樂女如神女一樣美麗。’
這東西,就跟後世讀一句話,不同的詞讀重音,表達的重點不一樣是一個道理。
現在,編閒話的人,就是把那句原文做了第一種翻譯,然後就強行把武帝和霍海搞成了‘情敵對立’關係。
這簡直是離大譜。
霍海可算是見識到古代的捕風捉影了,這和後世的微博抖音有什麼區彆?
霍海直接掀開了馬車門簾,走了出來。
旁邊車駕,幾個人直接低下了頭。
他們哪兒能想到,自己在這兒聊八卦,結果給正主聽到了。
現在還是朝會時間,官員們正在上朝,在這兒聊閒話的,是馬車夫和侍衛、門客。
霍海知道,既然他們這麼聊,那閒話應該是在長安傳遍了。
這明顯是有人故意推波助瀾。
人怕出名豬怕壯啊。
霍海跟皇甫華招了招手,皇甫華走上前,霍海說了幾句,就走了。
等霍海走遠了,就聽見幾個人高聲叫喊:“哎!你怎麼砸我車啊!”
“夭壽啦,殺人啦!”
侍衛衝上去:“乾什麼?住手!皇宮也敢見血?”
皇甫華:“我可沒有打人,我隻是砸車而已。”
羽林衛的人都覺得驚訝:“哦?當著我們麵兒行凶?什麼意思?”
皇甫華懷抱雙手:“這幾個人在這裡編排陛下,我乃大漢忠臣良將,出手教訓他們豈不是很正常?”
霍海笑了笑,就走了。
這事兒,得有人去鬨,否則這謠言沒有停息的一天。
造謠的人應該想不到,霍海直接把天捅了個窟窿。
因為這事情鬨起來,一會兒必然傳到朝堂上。
這種事情上朝堂,就很離譜,但霍海就是這麼鬨了。
……
朝堂上,武帝聽著報告,其實心裡在翻白眼。
他現在就想快點下朝,然後去太子宮,偷看董仲舒和霍海鬥法。
然而,羽林衛的副將快步上前。
劉徹看著他,知道應該是發生了什麼意外狀況,否則他是不會上殿的。
羽林衛副將:“啟稟陛下,有人在宮門口編排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