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比如戰國策那個羊死了才去補羊圈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
眾人點頭。
司馬相如:“我們就可以把這個典故叫做【亡羊補牢】。”
霍海;“比如南郭先生混在王宮樂隊裡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我們就把這個故事叫做【濫竽充數】,隻要提到濫竽充數,意思就是說一個沒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裡麵,或者爛掉的壞的質量不過關的東西混在物品裡麵。”
司馬相如:“我和霍海,決定組織彙編一本成語大全,大家可以把以前的故事都如此總結,投稿給我們,也許會入選成語大全,成為標準成語。”
有個書生舉手:“那我們自己能這麼造詞麼?”
司馬相如:“可以啊!如果故事足夠出名,傳播度夠廣,夠有含義,未嘗不能收錄進入成語大全。”
那人:“比如我我叫蘇武,本來聽說我可能舉孝廉的就回老家去了,結果因為舉孝廉的舉措停止了,所以又趕回長安看看風頭怎麼樣,這個故事能總結成成語嗎?”
霍海看向蘇武,好家夥,蘇武?那可是著名成語蘇武牧羊的主人公。
司馬相如:“好辦,這個故事彙編的成語,就代表形容一個人遇到了困境,需要尋找新的出路,就叫……【蘇武不舉】好了!”
“噗~”正在喝水潤嗓子的霍海一口噴了出來。
噴了蘇武一臉。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司馬相如:“那,這就叫【霍海噴水】,形容一個人很興奮。”
霍海摁住興奮的司馬相如:“司馬公司馬公,這個成語啊,要入選了成語大全那才是成語,沒入選的最多叫組詞,叫有成語的潛力。”
“再說了同類詞彙最多采納一個,比如表示一個人很興奮,完全可以用手舞足蹈、歡呼鼓舞、眉飛色舞這些詞嘛。”
“畢竟這些動作大家也都會做,根本不用特定指定某個人。”
“如果和人相關的故事,最好還是有點深意比較好。”
司馬相如點頭:“也有道理,所以,大家可以儘管去總結成語,然後提交給我或者霍二公子,由我們編撰後,統一推出。”
眾人很興奮。
自古文章大道每每變化,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變化,而現在自己趕上了一次,而且居然還能產於其中。
以後自己年紀大了,能有什麼給孫子吹噓的?如果自己彙編了某個成語,還可以給孫子吹牛‘你們經常用的成語【XXXX】就是爺爺我總結的’。
現在大量的文人不在長安,自己離得近,自己不就占便宜麼?
隻要把典故翻開一個一個的找,我還就不信一個都找不到。
萬一找的多,搞不好還能達成成就,最多成語製造者。
所有人都在興奮的時候,霍海繼續:“除了成語,我們還研究出了一種叫做歇後語的形式。”
司馬相如:“這種相比於成語,就更像是逗樂子,表現風趣的一種方法了。”
這畢竟文人還是要拽的,有沒有什麼固定套路可以讓彆人玩兒呢?
那就是歇後語。
霍海看了一眼文人隊伍中:“我記得你是不是太子宮當值的?姓鄭?”
鄭安泰是一個郎官,不如邱平那麼受重用,不過霍海還是記住了他。
霍海繼續:“比如說,鄭安泰鄭大人的女人,姓何,何夫人嫁給鄭大人,鄭大人娶了何夫人,這叫什麼啊?”
司馬相如:“哦?叫什麼呢?”
霍海拍大腿:“鄭大人娶了何夫人——鄭何氏。”
司馬相如思索了一下:“何夫人嫁給了鄭大人,冠夫姓……的確就叫鄭何氏,怎麼了?”
霍海笑著:“鄭何氏啊。”
司馬相如恍然大悟:“正合適!”
還有圍觀的讀書人沒聽懂,但也有人聽懂了。
聽懂了的人眼睛一亮:“妙啊!”
沒聽懂的人一臉懵逼:我是誰,我在哪兒,他們在聊什麼?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