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那違反天條謀殺山神的事,竟然是自家祖師菩提祖師所乾的,猴子當場就眼觀鼻、鼻觀心,非常識趣的裝作沒聽見。
而張天則在看猴,心中暗道,這難道就是傳說之中的有什麼樣的徒弟就有什麼樣的師傅?
一旁的土地神當場汗流浹背,他是心思通明之輩,見二人的表情,就知道二人想岔了,連連解釋道,“那山神是他咎由自取!他死的一點也不冤。”
便聽到那土地神連連解釋,“那山神千年前,乃是這一片地有名的官員,素有賢名,頗有能耐,乾過不少功德的事,死後便被百姓立了廟宇。”
“後來天庭得知了此事,就將對方安置成了這方寸山的山神,給了個名頭,隻是有名無祿罷了。”
這種有名無的官職。
在天庭之中甚是常見。
畢竟天地這麼大,有那麼多山川湖泊,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神仙安排,也不會有那麼多俸祿分放。
原本的山神是由人皇分封,當時是當地賢者死後的亡魂,屬於人的統治,也算是對行善積德之輩的賞賜。
後來變成了天帝管束,除了用地方的賢德之外,還會找一些山川自己誕生的通靈物,有石頭、草木這些先天生靈就地點化,最後才是冊封。
方寸山大概就是第一種,最後被天庭冊封,補了名頭,給了實職,卻沒有給工錢,相當於給予了對方自主營收的權利。
果然。
隻聽了土地歎息道,“那山神初上任時,也算是個勤勞的,引得不少當地的百姓供奉香火,來參拜者絡繹不絕,可謂是熱鬨至極。”
“隻是後來,那城中和鎮上來了一些會念經的和尚,頗有些能耐,那些百姓寧願花重金去請那些和尚講經,也不願再來這山上,這山上的香火便淡了下去……”
“那山神便勃然大怒,責怪那些百姓不長眼睛,說那外來的和尚最好念經,日夜墮落,養了些許老虎野獸作為倀鬼,養了孤魂野鬼為那作樂的舞女,老夫雖然勸過,但無能為力。”
“他直呼:我為百姓做了一輩子的事兒,死後更是操勞擔心百年,就不能享受享受?”
“如此,便……唉……”
土地歎息,後半句沒講,張天心中也清楚,那就是那山神有些不長眼,碰到了個三界之中最招惹不起的神仙,然後送了人頭。
他並沒有半點同情,反而覺得有些可笑,畢竟在這三界之中,眾生靈實在是太多太多,能夠得到天庭的冊封,成為一方的山神,已經是祖墳冒青煙的事情。
卻止不住心中的貪念,想得到更多更多,養老虎收倀鬼,霸占本來就可憐的孤魂野鬼不讓人家輪回,恐怕還暗地裡使了手段恐嚇百姓,以圖收集更多的香火,全都是取死之道。
要知道在張天的前世,生活著一大堆普通人,每日勤勞工作賺錢養家糊口,甚至有的六七十歲還在工作,結果忽然蹦出了個貪官,說自己為百姓乾了很多的事,他沒賺到錢,所以就理直氣壯的將人家勞動幾十年的退休金全部卷走,還叫囂自己沒犯罪,可不可笑?
那山神沒香火,隻怪在了百姓的頭上,真可謂人不行就怪路不平,猴子當齊天大聖的時候,玉帝不請他吃蟠桃,他直接把蟠桃大會都砸了,而不是委屈巴巴的跑下凡間,一口吞掉好好幾座城池的生靈,來當作自己的解氣筒!
所以他是猴子,被稱為齊天大聖,而不是什麼大力猴魔王!
有猴子在。
張天對這種事情可謂是嗤之以鼻,所以就直截了當的問道,“既然這山神已經死了,那我問你一件事,你可知如何種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