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師兄拿著張天寫下的字,滿心歡喜的離去,自認為看到了生機,卻不料張天幽幽的歎了口氣,隻因為隻有他心中明白,能夠參悟而又做到的,少之又少。
如果真的有那般容易。
菩提祖師不比他會教徒弟?
“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閒!”
張天自知自己比眾多師兄隻是多了些許運氣,於是便暗下決心,要更加努力。
那困在太極圖中的小白龍。
到底是個不老實的。
時不時在那叫苦叫冤。
悔恨至極。
隻是悔恨來悔恨去,都沒悔恨到問題的關鍵,隻有同樣造過反的張天心知肚明,在這般擁有神佛的世界要想獲得最後成功,依靠的從來不是什麼計謀、人心、運氣、手下,而是實力。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猴子。
犯了那麼多天條。
判了那麼多次死罪。
不還是因為實力強,不了了之。
張天也不理會他,畢竟對付這幫熊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理會,不一會兒自己就消停了。
“正所謂。”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正抄錄道德經的張天。
很快就得到了一個讓他略為詫異的消息,隻見門前站著童子,直言,“祖師要見你。”
張天:啊?
他眼神中帶著迷茫,思索自己近日倒也沒犯什麼大錯,為何忽然引來了祖師的召見。
想必不是小白龍之事。
畢竟如此微末小輩,就算是整個四海龍王帶兵打上天上去,把玉皇大帝趕了下來,自己當上了皇帝,菩提祖師都不見得會看上一眼。
說個不客氣的話。
玉皇大帝說是經曆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一劫要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才修得正果,成就了這天帝之位,可在菩提祖師眼中,這已經不知道是多少個天帝了。
張天跟隨童子而去,很快就見到了菩提祖師,也明白了對方召喚自己而來的原因。
隻見菩提祖師手中握著一張紙,上麵正是他寫給諸位師兄的字,叫做知行合一。
他讚曰,“悟靜,你倒是在山中修出了好大的學問。”
張天大汗。
若是在其他師兄麵前,他定會張口就來,什麼先天下之憂而憂,什麼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讓那李白、王陽明之流活在自己的陰影中。
但碰到菩提祖師。
張天:……
他低頭略帶有些羞愧,“隻不過是無聊之時,隨意的囈語而已,怎能驚得動祖師。”
說是指點其他師兄。
也未免有些許炫耀之意。
能忽悠其他人,卻沒辦法忽悠得了菩提祖師。
菩提祖師淡淡道,“我知道你的性子,所以才給你取了道號,叫做悟靜,當時隻希望你能靜心修道,如今看來,確實有些小看了你的悟性和本事,是個如同猴子般能夠折騰的。”
“既然這般,我就給你安排個差事。”
“寫出一本書來。”
“就叫做那……”
“地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