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43章 讀者來信(1 / 2)

“要八九千塊,是真正的四合院,不過是一進,買的翻譯家葉君健的,在恭儉胡同。”林正軍道。

"位置挺好,但是……八九千塊,太不劃算了!"周守成頓時插口道。

趙香蓉道:“四合院住著不舒服,分房的時候,願意要四合院的,麵積都多點呢!”

現在我們一提四合院,都覺得是土豪階層,但在這年月卻完全相反。

數十年前,大批量的宅院被征收公用,隻有少部分幸免於難。

葉君健的房子就屬於幸免於難那種。

他是解放前購買的,又是我們這邊的得力乾將,是進步知識分子,因此絕對不能征收公有,保留了所有權。

後來又經曆特殊十年,葉君健也被批評打倒,房子也收回國有,恢複名譽與工作後,房子又歸還。

這種情況,也不少,比如紅木家具收藏家王世襄就把自己收藏的明清家具全部上交了,後來也歸還了一部分。

目前,除了葉君健這樣產權清晰的四合院,仍保留著獨門獨院的狀態。

大部分被收走的四合院都成了各單位的宿舍,淪為大雜院。

四、五、六、七戶這麼住著,十平米的地方住三代人,都是常事。

沒暖氣,沒廚房,共用水龍頭,連戶廁都被大量填平,改為巷子裡的公廁。

屋裡得準備尿盆兒,早上起來排隊倒。要是趕上拉屎,跑過去一看坑滿,那就急得原地轉圈。

這種情況,到了九十年代也沒很大改善。

王靖雯跟著竇大仙兒住大雜院的時候,大清早起來也排隊倒尿壺,還被香港媒體給拍了,相當狗血。

林正軍也沒解釋四合院的升值潛力,笑道:“外公外婆,我就是喜歡接近自然的感覺,夏天晚上往院子一坐,能看星星聽蛐蛐叫,冬天能在院子裡賞梅花堆雪人。哎呦,住筒子樓,我不喜歡,太拘著了!”

“哈哈哈,正軍這是文人騷客,追求的是閒情雅致!”

“對對對,講究是天人合一!”

他這麼一說,周守成和趙香蓉畢竟都是知識分子,倒是理解了。

趙香蓉想了想,道:“現在對外地轉為京城戶口倒是卡得很嚴,但買房子我沒聽說過戶口限製,你還是去房產所問問才行。”

1977年11月出台的戶籍政策,給城鎮商品糧戶口和農業戶口之間劃上了一道天塹。

而京城、滬上和天津這三個城市的商品糧戶口與其他城市比,又在天塹的上麵繼續加了好幾道天塹,幾乎鎖死了除了高考外的所有農轉非的渠道。

以婚姻為例,以前孩子的戶口能夠隨母親戶口遷移。

但是77年的新規定明確說了,農村戶口跟城鎮人員結合的婚姻,生育子女一律農村戶,除非是傷殘人士,天生智障之類的。

但對外地人買房,倒是沒有明確限製,原因很簡單,根本沒有外地人能在京城買得起房子,屬於法律漏洞。

“行吧,我們去恭儉胡同的房管所看看去!”林正軍起身,提出告辭。

周教授兩口子也沒多挽留,隻是囑咐他們有時間來家裡吃頓飯,坐一坐。

……

上午十一點鐘,燕京崇文區東興隆街,燕京出版社,《十月》編輯部。

“謔!又是一大包!”

一名編輯又拎起一個大麻袋放進了編輯室門外的走廊上,抹了把頭上的熱汗,道:“可累死我了!”

走廊上已經堆了十來個麻袋書信了,堪稱堆積如山,隻留下一人通過的狹窄通道。

“又是給林正軍的?”劉新武端著一杯茶水吸溜了兩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