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玩法在後世挺常見的,典型的就是《東邪西毒》和《東成西就》。
墨鏡王原本打算拍攝一部最流行的武俠類電影,以占據當時的賀歲檔。
然而,由於他對畫麵的追求近乎苛刻,導致拍攝進度極度緩慢。
眼瞅著快過年了卻交不出成品,投資方的錢可能要打水漂。情急之下,墨鏡王和劉鎮偉商量,決定讓劉鎮偉先利用《東邪西毒》現有的演員陣容和拍攝場景,再參考《射雕英雄傳》裡麵的人物,拍攝出一部無厘頭的搞笑電影放到賀歲檔,以挽回損失。
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東成西就》隻用了短短27天的時間就完成了製作。
電影眾星雲集,最終成就了這部電影史上最為搞笑的喜劇經典之作。
最好玩的是,耗時三年才上映的《東邪西毒》票房慘敗,加起來隻有一千萬的票房。但《東成西就》票房大賣,成為香港喜劇電影的一大巔峰之作。
林正軍這麼提,當然不是莽著來的。
因為原本《太極張三豐》和《少林寺》就有好幾個演員重複。
李連捷不用說了。
此外還有於海,在《太極張三豐》裡扮演了羅漢堂首座。
還有孫建魁,《少林寺》裡扮演了十三棍僧之一,《太極》裡扮演了大太監劉瑾。
“啊……這,這行嗎?”張鑫炎猶豫起來。
他對電影的藝術水準要求也非常苛刻,套拍等於電影演員乃至幕後都是連軸轉,超負荷工作,電影質量可能就堪憂了。
傅奇皺眉沉思。
林正軍明顯是有了《太極宗師》的選角思路的。
隻是《少林寺》先立項,又是廖公定製的,所以,他才發揚風格,不爭不搶。
但《少林寺》推進緩慢,讓《太極宗師》也遲遲無法推進,從林正軍的角度來說,心裡肯定有情緒的。
你也一直不能占著茅坑不拉屎。
出名要趁早嘛!
誰不想早點成名啊!
林正軍的下個劇本,可就未必願意給長城了啊!
他當起了和事老,笑道:“鑫炎啊,要我說,可以兩個項目一起推進,就按照正軍說的,套拍!畢竟長城投資九龍倉賺了錢,資金比原來充足多了!”
張鑫炎和傅奇關係莫逆,也知道傅奇是想做出一番成績,得到廖公等人的認可的。
插一嘴,在特殊十年間,香港左派電影公司不僅受到了右派電影公司和院線、台灣方麵的圍追堵截,也受到了內地的否定。
從1968年開始,就已經定調,把左派電影公司十七年間的成就全部否定了。
作品被認定為執行文藝黑線的產物,三家電影公司的負責人、編劇導演演員到內地進行學習改造。
比如鳳凰大編劇朱石麟因為不堪忍受其作品《清宮秘史》被批為“賣國主意”電影而患腦溢血猝死。
並且,自以為精通電影藝術的四害,匪夷所思地要求他們在香港表現高大全、英雄式的工農兵形象,搞香港的樣板戲,出現了一批概念化,嚴重脫離香港生活實際的電影,導致多部電影票房血撲,經營困難。逐漸丟棄了香港本土市場和南洋市場。
甚至電懋公司直接倒閉了,被新加坡國泰機構收購,改成香港國泰,後來又經營不善,製片部門出售給了新興的嘉禾……
總之,那段時間,左派電影公司就好像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