惇太妃帶著六皇子來給李微請安。
六皇子趙伏康隻比伏光小一歲多,長得清瘦無比,衣袍像是掛在身上似的,顯得空蕩蕩的,臉上也是灰白色,一點紅潤的樣子也找不到。都四歲的孩子了,依舊吃奶娘的奶,走路也不穩,去哪裡都是奶娘抱著。
惇太妃接過了孩子,教著兒子給李微行禮請安。
李微見這孩子瘦弱得厲害,又一副病怏怏的樣子,生怕他磕著碰著哪裡,隻怕風都能將伏康吹得跑。
“孩子身子弱,免禮吧,彆傷到哪裡呢。”
李微讓人給惇太妃搬了椅子來,惇太妃便將伏康抱在懷裡,伏康臉貼到了惇太妃的懷裡,身形嬌小,又著寬大的衣裳,根本看不出抱了個四歲大的孩子,倒像是摟著一隻寵物似的。昔日先帝還在的時候,李微在昭陽殿住著,惇太妃就時常去昭陽殿串門,兩人年紀相仿,也能說上幾句話。
惇太妃與李微同年進的宮,不過剛進宮的時候份位隻是個才人,後來被先帝臨幸後才懷了六皇子,等到六皇子出生,母憑子貴份位才進到了嬪。那時候李微就已經是貴妃了。做了貴妃後,惇太妃和她往來依舊如常,並沒有因為李微的身份尊貴來奉承她,巴結她,待她依舊如初,依舊是那般的赤忱。
先帝走後,李微念及他們母子可憐,這才借伏光皇帝的名義尊封惇嬪為惇太妃,也冊封了皇六子為福王。
隻是福王年幼又病弱,還沒擇封地,等到他長大一些再說。
“小六這兩天精神要強一些,所以帶了他來給太後您請安。”
李微道:“天氣暖和起來了,隻要孩子精神不錯,就該帶他出來多走動走動,不鍛煉不行。就好比溫室裡的花,太嬌養的卻一點也經不起風吹日曬也不行。總有一天他要去自己的封地,首先得有個健康的體魄。”
惇太妃聽說,不免蹙眉道:“是啊,這個孩子就和他皇叔一樣太病弱了。”
“他還小,有太醫隨時照料身體,也有奶娘保姆,伴隨的小太監。跟前服侍的人不下二十人。也不大走路,去哪裡都有人抱著,實在金貴。可老是這樣也不行啊。你當母親的得狠心讓他自己來。”
“他太嬌弱了,路也走不穩,總怕碰著、摔著,更害怕生病,特彆是季節轉換天氣變化太快,遇著忽冷忽熱的時候哪次不是躺十天半月才能好。”
“總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菀菀,總得想個辦法才行。”
說起育兒經驗來,李微雖然是兩個孩子的養母,但她卻沒怎麼費心,淑嘉身後一堆的奶娘和嬤嬤,伏光更是眾人捧大的,但從大哥養茵茵來看,有些提前的觀念確實更先進一些。
兩人說起伏康的事來都不免歎息發愁。
“先讓太醫儘力的醫治,病根沒斷的話,藥不能停。等到他身上的病完全好了,然後再說鍛煉的事,找幾個小太監陪著他玩耍,你也彆太心疼了,磕磕碰碰的就長大了。養的是兒子,不能像養女兒那般的嬌貴。從小把底子打好,將來才有更健康的體魄。”
惇太妃聽著李微這番話,笑著說:“太後您說得也是。”心中卻暗自猜測道,之前太後可從不說這些,當真隻有自己生的自己心疼。
李微又說:“小六畢竟還小,讀書也不急,先把身體養好了再說。你也彆有太大的壓力了。”
說過了孩子的事,惇太妃又想起了剛才遇見的攝政王。她想了想方問了句:“太後,臣妾剛才進來時看見攝政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