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章 故交(2 / 2)

太後的現代紀事 鬱楨 3939 字 11個月前

現在李家官做得最好的是長房的李什,李微的大哥,李什今年三十出頭,如今已是兩廣總督。

李紹恭敬的說道:“不知王爺降臨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趙騫道:“你們也彆緊張,我隻是順路來瞧瞧,找竹君說說話。”

竹君是李儉的字。

李繹看了一眼兒子,卻是心知肚明,王爺此番降臨肯定還是為外放的事。

李儉的書房名字是他自己所題,曰“如是”,是一處小小的軒館。

屋中已點亮了燈火,李儉請趙騫往那把黃花梨木的圈椅上坐。

“王爺近日看來氣色不錯,想是身體大好呢?”

以前的趙騫就是個病秧子,走路都不大穩的那種。在那邊曆練了十幾年,身體倒結實了不少,他點頭道:“天氣漸暖,身體仿佛也硬朗了一些。”

李儉含笑道:“沒有什麼比四體康泰更要緊的事了。如今王爺主政,諸事繁雜,更要小心愛惜身體。”

“竹君說得是……”趙騫的腦海裡浮現出另一個李微稱之為兄長的人,那個青年也是一才俊,說話斯文,是個救死扶傷的醫生。隻是那李醫生對他向來很輕慢,仿佛從來就沒把他放在過眼裡。

“竹君,你怎麼想要去雲南?”

李儉含笑點頭道:“雖然遠了點,但據說民風淳樸,風景如畫,是個世外桃源。在京城裡呆了這麼多年也早就想走出去看看了。”

在那個時代,即便是在地球的另一端也算不得遠,發達的交通大大的縮短了距離,再遠的地方都不過一天過的時間就能到了。這兒相隔千裡卻能在路上走上數月。

趙騫在那邊生活了十幾年,也是見了不少的世麵的了,再有李儉想要外放也是征求了李微的同意,既然太後都點了頭,他作為攝政王也沒什麼好說的。

“既然太後都允準了,我也沒什麼好說的,雲南那邊還是偏遠了些,你要好生保重。”

“是,請王爺放心。”

李繹讓人送了一桌簡單的席麵過來,考慮到趙騫還在服中,也沒有送酒過來。最後趙騫以茶代酒敬了李儉。

“這一去我們哥倆再見麵還不知何時,希望你平安順遂。”

李儉捧著茶碗站了起來與趙騫一並飲了。

趙騫吃了幾口飯菜,又和李儉說起了當年之事。李儉這個人博學又風趣,趙騫對這個朋友也很珍視。心道還是和李儉交流沒什麼障礙,麵對那個李醫生他實在很犯怵,是他應付不了的人。

雖然沒有酒,但兩人還是相談甚歡。趙騫要告辭的時候已經將近二更天。

李儉將他送上了車,又增派了自家的護院一路護送趙騫回王府。

三月初的京城已經漸近暮春了,但夜晚的風迎麵吹來還是有些微冷。李儉也即將迎來自己嶄新的人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