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章 求助(1 / 2)

太後的現代紀事 鬱楨 3360 字 11個月前

李微先做出了表率,將要裁的那些人擬了名單,接著挨個做思想工作,不僅許銀子,還給許彆的好處。

李微帶了頭,六宮之中也隻得紛紛效仿。那敬貴太妃心裡就極不爽李微的這一套,曾與身邊人抱怨:“就靠幾處宮中節儉又能省下幾個,到頭來日子過得還不如尋常百姓人家。”

“太後也忒小家子氣了,又不是開國之初,她難道還想效仿當初的孝慈高皇後不成?她隻怕給孝慈高皇後提鞋也不配。”

敬貴太妃皺眉道:“你也彆在嘚瑟了,去把名單擬來我看了,也好交給她過目,這些過場總是要走的,不管她的用意到底怎樣,我們的忠心是要跟上去的。不管怎樣,也得敬著她太後的位置。”

雲芳心裡一直替她主子不值,主子是陪伴先帝最久之人,又誕下了一位皇子,一位公主,那個李氏一無所出,不過是仗著先皇後的妹妹,是太子的養母,就占去了一切的好處,這也太不公平了,要是盛皇後還在的話,絕對不會允許這樣有失偏頗的事發生。

齊太妃母子的事過去沒多久,大家也都領略過這位年輕太後的手段,再也不敢鬨出什麼幺蛾子來。即便有所不服,也隻有在私底下抱怨幾句。

一天下去,各處擬了名單來給李微過目。李微這番舉動怕彆人不解,又怕人誤會,傳出彆的什麼事,因此便將名單上的人相繼昭入崇慶宮,挨個傳達自己的意思,請他們諒解。這些人少說的也有在宮中服務了有三五年,多的也有十幾二十年的老人了。李微承諾會根據這些人的服務年限然後給一筆安家費。

李微竭力的安撫這些人,希望這事能平穩的渡過,彆出什麼亂子,好再在各方的努力下,被要求出宮的那些宮女太監甚至是侍衛大多沒什麼怨言。

接連幾日都在忙此事,回過神時,李總督的事已經由大理寺牽頭,聯合控鶴監對李什貪贓枉法,縱人行凶的一係列案件開始了嚴密的查實。

在沒有定罪的情況下,李什被控鶴監的人拘管在家不允許隨意的走動。那李什惹上了這麼大的禍端,官職多半是保不住了。李紹、李繹兄弟倆在朝為官幾十年,倒也養了不少的門生、幕僚,關係人脈繁雜。但這事皇太後都不願意過問,又由攝政王牽頭,大有要借此事整飭吏治的苗頭,往日裡依附的那些人見苗頭不對,也不敢貿然提供幫助。

李什成日在家不是個小妾胡鬨,就是把自己關在房裡生氣。文大夫人見了不由得生氣,時常和李紹抱怨:“先前是國丈,現在皇帝是親外孫,竟然還受這樣的閒氣,沒得叫人憋屈。”

李紹在官場沉浮幾十年,看事情倒比一個婦人看得明白,道:“我們李家家大業大,旁人隻有眼紅的份。彆的不說,先前我們兩房同時有三位同時為官,現在我和兄弟都辭了,也還有兩位有實權,焉不叫人嫉妒,所以暗中使絆子的不再少數。”

文大夫人心疼兒子,不由得和丈夫說:“難道就任由上麵發落?該跑的路子還是得跑跑,總不能後麵讓我們大郎受牢獄之災?”

李紹自然也心疼兒子,沉默了半晌才道:“關鍵還是在王爺那裡,看王爺怎麼說。”

文大夫人眼珠子轉了幾圈,低聲說:“那就請王爺過府一敘。”

“在這緊要關頭,隻怕王爺不肯來,再說要求人辦事還是親自去拜訪的好。”李紹猶豫著終於下了決定:“你備點東西,我去拜訪一下攝政王吧。”

文大夫人聽說,憂心忡忡的讓人去準備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