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敬貴太妃隻好順著李微的話往下說:“好,就依太後的安排。”
懸在心上的一件事就這樣解決了,李微暗自鬆了一口氣。
敬貴太妃等出了崇慶宮,敬貴太妃的臉色很不好看,等回到了永壽宮,她的臉瞬間就拉下來了。
“你也是個沒腦子的東西,還說要你帶著孩子多留幾年在京城,這下過了中秋就得走。”
平王妃明白過來後也無比的後悔自責:“母妃您息怒,都是兒媳的不是。大不了到時候再找彆的借口吧。”
“彆的借口?”敬貴太妃冷笑一聲,接著又道:“隻怕沒那麼容易了,老三的事你是看見了她怎麼處理的,她這個人和以前似乎有些不一樣了,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了。以後你常帶了希哥兒來宮中走動,多去崇慶宮坐坐,儘力的和她拉攏關係。”
“是,母妃訓得是!”
敬貴太妃歎了一聲,這個兒媳婦是先帝親自挑選的,她總覺得有點缺心眼,不是那麼的滿意,實在不及蜀王妃,如今看來是不那麼聰明,但到這一步了,也不是她能挑選的,隻高把希望都寄托在希哥兒的身上。
“我收到了老二的信,他說了一些自己的情況,我這裡也給他寫了一封回信,但找不到合適的人給他捎信,你出去的時候幫我把這封信帶出去,找個可靠的人帶去廣西。”
“是。”
安排下去後,敬貴太妃表示累了,平王妃隻好告辭。
平王妃走後,敬貴太妃和跟前的貼身大宮女抱怨道:“這麼個王妃,隻怕將來要扯後腿。”
大宮女說:“太精明也不見得是好事,蜀王妃的下場現擺著。再說我們王妃也不笨,隻不過一時考慮不周全罷了。”
敬貴太妃便當這話是安慰,太後要開源節流,先是裁份例,接著是裁人,永壽宮也越發的冷清了。
“這個月的銀錢關來了沒有?”
宮女回答道:“早起就去了十二衙門那邊拿回來了。”
“這個月有多少錢?”
答曰:“一共三十一兩三分七厘。”
“就這麼點錢?夠做什麼!”敬貴太妃氣得咬牙捶桌子:“整個永壽宮上下就指著這麼點銀子過日子,這日子還真沒法過呢。也不知她到底要鬨哪樣,就成心不想讓人過幾天舒坦的日子。”
大宮女小心翼翼的說了句:“據說崇慶宮隻比我們多二兩。”
敬貴太妃詫異道:“崇慶宮比我們這裡大,人也比我們這裡多十幾個,這麼點錢,她怎麼安撫下麵的人?”
大宮女忙道:“娘娘您忘了麼,上次裁人,崇慶宮是裁得最多的,如今兩處人數相差也沒那麼大了。”
“對自己都這麼心狠,看來是個厲害角色。省下的這筆錢不知道她要鬨出什麼花樣來。”
李微的這些舉動越發的讓人看不出到底要做什麼,難不成她還真想效仿孝慈高皇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