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章 疑點(2 / 2)

太後的現代紀事 鬱楨 3821 字 11個月前

李微便直言不諱的說:“四處都是疑點,處處露著蹊蹺,皇上難道就走得心安,他又做錯什麼了,他不過是個孩子。”

她的一番話讓當下之人也不敢再說彆的。

過了好一會兒,惇太妃才道:“都說國不可一日無君,還是早些把帝位決定了,也算是天下的子民一個交代。”

惇太妃的話音剛落,李微便吼了一聲:“急什麼!伏光才死,你們就要忙著爭帝位了嗎?他屍骨未寒,走得不明不白的,我一定要還他一個公道。事情沒有弄清楚之前,誰也不許替帝位的事!”

在大家的印象中李微一直都是和顏悅色的,性子很綿軟,對誰都客客氣氣。這一次是真見到她發了火,惇太妃連忙跪下磕頭請罪。

李微後來拂袖而去。

伏光死後,他上麵有兩位哥哥,皇次子伏,乃平王。皇四子伏定秀王。

不過永定年紀也不大,今年才十歲。下麵還有一個年紀更小,更弱的伏康。多方便考慮,平王都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還沒弄清伏光之死真相之前,李微不想早早的做下決定。

除了這些太妃、太嬪們著急地位的事,朝中的大臣也很著急,多次上書要求早日定下繼承人。趙騫明白李微的意思,便和大臣們說太後的意思等藩王們皆來京商量過了再決定。

內閣的那些老臣時刻注意到朝中的變化,他們得了成宗皇帝的遺旨輔佐皇帝,大權在握,這新帝上任了,會不會奪內閣的權誰都說不清。如今看來勝算最大的是平王,平王可是成年王子,不需要輔政了。

回頭趙騫去見李微,兩人就此事交換過意見,李微有自己的堅持:“目前不是談論這個的好時候,朝中有你坐鎮也沒什麼不安心的。”

“話是這樣說,但若能早些決定下來,也能安撫百姓啊。”

李微仔細考慮過了,便道:“再給我半個月,不,二十天的時間吧,我就不信什麼也查不出來。”

見李微如此堅持,趙騫也不好多說什麼,

李微繼續全力調查伏光的死因,脈案、藥方都看不出什麼,她又從含元殿從十二衙門所領的物品支出入手,任何一個細節都不曾放過。

就在大家都關注帝位人選時,趙騫那位從嵯峨山上請來的萬老先生曾真誠的給李微建議:“王爺,與其讓彆人上,還不如您自己上。老夫不會看走眼的,王爺做了萬民的主宰是整個大齊的榮幸。”

趙騫聽了這話眉毛挑了挑,他隨即道:“我不想做皇帝。”

萬老先生聽後笑道:“這是讓人垂涎的位置,王爺難道就不動心?”

“動心?有什麼好動心的,在那個位置上呆著有什麼意思,出一次皇宮都難。我不適合當皇帝。”

萬老先生見趙騫誌不在此也不好再多勸了。

趙騫愛好自由,不想當什麼皇帝,另一麵還有自己的私心。倘或他上了位,這一輩子都和李微無緣了吧。到時候即便能天天見麵,卻不能天長地久的在一起還有什麼意思,更是一種折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