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就進劇組了,那麼聖誕節的時候他不可能回來了吧。生日肯定也隻有一個人過了。
這可是他們結婚後過的第一個生日,還是要注定一個人。
她早就習慣一個人了,好像也沒那麼難過。
李微掛上了電話,她看向了日曆,今天已是11月19號。時間過得可真快。
又過了幾日,之前那家出版社打來了電話,讓李微出席一場簽售會。
“初刷銷量一直不錯,我們也在加大宣傳,為了以後的再次合作,所以出版社這邊舉辦了幾座城市的簽售會,還請李主播撥冗參加。”
出版社那邊的人態度十分的誠懇,李微立馬答應下來:“好,我和領導請示一下,再做後麵的安排。”
後麵李微就此事去請示了朱珩,朱珩聽說後先向李微表示了祝賀。
“看樣子你是真紅了,這樣很好,付出了就會有回報。我仔細看過你的作品,言之有物,解讀得十分精彩,不是有些講收藏的書隻是印刷精美,圖片好看而已,根本沒有藏品背後的故事介紹。看你的書能學到不少的東西。”
麵對領導的讚美,李微含笑著說:“多謝領導的支持。”
“嗯,隻要不影響節目錄製就行,你私下接的這些活我不乾涉,要是上麵問起來你也不必擔心,我會幫你說話。”
這就是偏袒了,李微向朱珩鞠了一躬,再次表示了謝意。
接下來就在籌備簽售會的事,從十月底到十二月中旬的樣子,她一共飛了五個城市配合出版社的宣傳。有時候她會一坐兩個來小時,接連簽上千個名字。
剛開始的時候還興致勃勃,接連幾場下來,她手都快提不起來了。
忙完了簽售會,李微參加了出版社的晚宴,在宴會上,出版社的人向李微約了第二次稿:“李主播的學識淵博,做出來的東西言之有物,所以大家喜歡爭相著買。趁著風頭正盛,我們給李主播規劃了一個係列,書畫類、瓷器類、玉石類、文玩四個大類各來一期,然後做成一係列的收藏叢書,怎麼樣?”
李微笑著說:“我對文玩類不是太熟悉啊。”
負責人說:“不熟悉也沒關係,隻要你的名氣在那裡就行了。再說在線要查找各種資料也很方便。”
李微不想做自己沒把握的事,她仔細的斟酌了一番和負責人說:“要不這樣吧,書畫、瓷器,然後把玉石這一類做成首飾類吧。我對這個熟悉,先做這三類,如果反響還不錯的話,將來可以出一期關於服飾的,這個我很有把握。”
出版社聽說後,立馬拍板道:“好,就采用李主播的建議。如今隨著非遺的各種誕生,傳統文化也正在複興,我們趁熱打鐵銷量應該也能上去。說來能遇見李主播也是我們出版社的幸運。要知道如今各種電子媒體的衝擊,對於我們紙質出版社的打擊很大,就靠著印一些教材、教輔生存了。其他的典籍都是虧本的。”
“真要做成這個係列的話隻怕需要很長的時間,你們也彆太催促我了,你們知道我出稿比較慢。”
“慢一些沒關係,隻要保證稿子的質量,我們能等。”
李微想了想,還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麼在稿酬上是不是可以再商量一下?”
出版社方連忙說:“李主播開條件吧,我們共同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