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賈大貴在聽聞了此事後,都捐了一大筆錢給河崗鄉。
叮囑他們大膽建,一定要建的大氣,沒錢了找他要,他有錢!
賈大貴的財運很好,最近產業又擴張了不少,賬戶上銀錢充足。
*
在河崗鄉風風火火動工建廟之時,河崗鄉的消息也開始慢慢傳播了出去。
這個時代,平民百姓之間的信息流傳速度不快。
但即便如此,周邊的橋石鄉、鳳澤鄉、溫山鄉等幾個離河崗鄉較近的鄉,也逐漸知道了河崗鄉之事。
此次的蝗災,因為影響範圍不算很廣,對盛國來說並不算什麼大事。
但落到每個百姓,每個鄉鎮頭上,都是一座會壓死人的大山。
河崗鄉先前因蝗災而收成過低的困境,很多鄉鎮同樣麵臨著。
他們那邊可沒有什麼神靈保佑,大家的日子都很難過,往前看,今年的日子是肉眼可見的艱難。
這時候河崗鄉之事逐漸傳到周圍鄉鎮,成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最近的流言是真的嗎?河崗鄉真的有神靈保佑,莊稼不怎麼受蝗災影響嗎?”
“你都說了是流言了,誰知道是真是假。”
“我看八成是假的,大家各村各鄉都供奉了神靈,怎麼,就他河崗鄉供奉的神靈比較牛掰,我們都沒有神靈保佑,就他們河崗鄉有神靈保佑?又不是妖邪吃人的滅村之災,鬨個蝗災神靈還會管?神靈有那麼好說話的話,之前也不會我們遇上妖邪祈求神靈,神靈都不管了。”
說這話的人滿臉質疑。
與其說不相信河崗鄉的神靈,不如說他不相信任何神靈。
這要讓他知道河崗鄉之事是真的,恐怕他反倒要嫉妒不平。
當然也有人持其他意見。
“我聽說河崗鄉的供奉神靈尊諱玄清公,玄清公之名,我之前就聽說過了,很靈驗,真要是玄清公,說不定河崗鄉的流言是真的!”
“我讓我家小子去河崗鄉看看,就知道真假了。”
“要是真的呢?”
“要是真的……那我們也給玄清公上上香,求保佑。”
“……要是真的,我們為什麼不乾脆換個神靈供奉?”
“先去看看再說吧。”
河崗鄉之事傳播開後,來河崗鄉以及宋家村打聽情況的外鄉人與日俱增。
起初聽到那些將玄清公誇的天花亂墜的村民的話,不少人都很是懷疑。
但當他們看到田地裡,受過豐田術加成的莊稼後,心中的懷疑頓時便消了七七八八。
村民們說:“原本我們經受過蝗災後,地裡莊稼也就剩下兩三成了,那該死的蝗蟲啊。
好在我們有玄清公,玄清公顯靈施展神跡,直接讓我們的收成恢複了六七成,雖然比不上豐收年,但起碼餓不死人了。”
“要不是玄清公,我家今年不知道要餓死幾個人,家裡的丫頭說不定都要賣出去,還好啊,有玄清公。”
“是啊,說句大不敬的話,我們以前供奉的神靈,在玄清公麵前,當真是啥也不是。”
“除了玄清公,還有哪位神靈這麼憐憫眾生的?反正我沒見過。”
來到河崗鄉的外鄉人聽得心旌動搖。
他也沒聽說過還有哪位神靈,像玄清公這麼好的。
聽得他都想供奉玄清公了。
他可是打聽清楚了,最早河崗鄉很多地方也不供奉玄清公的。
也是到了現在,河崗鄉才決定統一供奉玄清公的,連河崗鄉的神廟都才開始建。
而才問完神意,河崗鄉就得到了玄清公的福澤。
他也想要這種福澤啊。
他村子裡的莊稼也受損嚴重,如果將玄清公請回村,是不是也能挽回莊稼的損失?
他越想越心動,顧不上和河崗鄉的村民扯皮了,急忙告彆回去了。
他要回去將河崗鄉的消息告知村裡人。
不少來河崗鄉,打聽完玄清公消息後的外鄉人,對於供奉玄清公
一事都心動不已。
河崗鄉的莊稼地就是證據,證明了玄清公的傳言不假。
一位神通廣大,廣佑眾生的神靈,怎會不得民心呢?
近幾日,宋玄清已經看見了許多來打探河崗鄉消息的外鄉人了。
甚至已經有一兩個村子來意圖請神了。
香火值不嫌多,信徒轄地也不嫌多。
宋玄清自然是同意請神的了。
他當然也知道,這些村子是聽聞了徐義年請神後,得到神靈福澤的事兒。
於是便想如法炮製,圖玄清公也能挽救他們地裡的損失。
雖然瞧著有點利益往來的感覺,但宋玄清並無芥蒂。
這本來就是他的目的。
將自己的名聲往外傳播。
吸引更多人來信仰他,供奉他。
雖然說宋玄清暫時還沒有底氣毫無忌憚的人前顯聖,但讓鄉民們傳播他的名聲,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修為高的武師未親自探尋過之前,不大可能會相信鄉民們的傳言。
鄉民之間的流言大部分隻在普通百姓之間流傳。
宋玄清的目標也是那些普通百姓。
那些外鄉來請神的村子,在得知玄清公會挽救他們的莊稼時,激動的險些哭出來。
他們是河崗鄉外,最先來請神的村子。
會這麼著急的來請神,也是因為地裡莊稼受損比彆的村還要嚴重。
所以在確定河崗鄉的消息後,便著急忙慌地來請神了。
可說實話,他們不敢篤定請神是否能成功。
也不敢篤定,玄清公是否會像在河崗鄉顯神跡一樣,也幫忙挽救他們的莊稼。
現在得到了玄清公願意挽救他們莊稼的消息,自然是無比激動的。
傳言果然不假,玄清公真的是頂好的神仙,和他們以前供奉的神靈不一樣!
*
“……施主口中所說的玄清公,真有這般不凡?”
“明木法師您這話說的,我還能騙您啊?”
河崗鄉外的一處山道中,一老一少兩個和尚,與一村民打扮的老漢搭著話。
老和尚明木笑得一臉慈祥:“貧僧知曉了。”
老漢走後,明木才收回臉上虛假的笑容,麵無表情,似一根枯木。
他身旁站著一大約八九歲孩童模樣的小和尚,小和尚長得十分精致,唇紅齒白,眉心一點砂紅戒疤。
隻是眼神不似孩童般天真,隻寫滿了不耐煩和冷漠。
正是被迦葉羅漢派來與明木金剛一同的藍淨金剛。
“看來,這萬安縣最大的異常,除了古神會天山教那幫人,就是這玄清公了。”
(二合一章節奉上~
關於玄清廟主廟,大家覺得是依舊設立在宋家村,還是更易為河崗鄉的玄清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