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都特地準備了整頭的牛、羊、豬,湊齊三牲祭禮。
三個鄉的鄉長在一旁忙活,整理衣裝,準備請神。
此次向玄清公請神問神意,來的隻有鄉長,各鄉的村長並沒有來,或許是畏懼縣令孟令文的威勢。
不過待正式請神之時,各村村長自是必須到場的。
準備事宜做好,先上過香。
而後三鄉的鄉長捧著茭杯,跪在了神像前。
殿前香煙飄搖,神像隱在嫋嫋薄煙後,有些模糊不清。
三位鄉長抬頭望著神像,明明是一座玉石雕刻的神像,卻好似有生命般。
恍然間,他們仿佛看見了那位神靈淡漠又憐憫的眼眸。
回過神,三位鄉長神色虔誠的開口說著禱詞。
“玄清公在上,茲有盛國萬安縣溫山鄉/鳳澤鄉/長山鄉,百姓感念您的恩澤庇佑、仁慈憐憫,崇敬您……”
“……百姓將以虔誠之心,世代信仰供奉玄清公,往後年年月月奉上香火,祈求玄清公……”
玄清殿前,除了風聲便隻餘三位鄉長堅定虔誠的話語。
孟令文遠遠站在後麵,旁觀三位鄉長請神,目光不時落到神像上。
侍衛官兵守在身後,也忍不住好奇的看三位鄉長請神。
鄉下愚民喜歡供奉所謂神靈,他們都知道。
以前他們都不當一回事。
但現在不一樣,玄清公與以往鄉間愚民供奉的無神泥像不同。
玄清公神靈的身份,連許多武師都是信的。
關於玄清公的神跡,也不是捕風捉影。
即便沒人見過玄清公真身,也沒什麼人懷疑玄清公的存在。
要不縣令孟令文怎麼會專門來玄清廟呢?
三位鄉長念完禱詞,擲出茭杯。
如此連續三次。
便可知道玄清公是否同意他們的請神。
宋玄清當然是同意的。
擴大轄地,增加信徒,提升修為,是他一直在做的事。
給出聖杯回複,宋玄清還看了一眼縣令孟令文。
萬安縣縣
令啊,若他要將整個萬安縣納入轄地,便得由他來請神吧?
嗯,他等著那天。
三次聖杯之後,請神問神意便順利的走到了結尾。
三位鄉長興奮不已,捧著茭杯連連磕頭。
在這個時代,玄清公的名字在他們心裡,便代表著一種安全感。
這種令人安心的感覺,是許多人一生都在追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