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百姓對這位皇帝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他能治國、能安民,又有人認為這個皇帝屁事不乾,隻會看著老百姓活活餓死。
不管天下的百姓如何評價、也不管邊關有多不安穩,但至少這位大涼朝的皇帝已經牢牢的掌控了朝堂,群臣對其莫不尊崇。
而顧思年的那位父親,大涼平陵王正是塵堯的三弟,名為塵淵。
據說很多年前在塵堯還未登基的時候,兄弟二人關係極好,無話不說,可兩三年前的那場謀逆大案徹底將平陵王府送進了曆史長河。
“蹬~”
顧思年停住腳步,跪地叩首,朗聲喝道:
“臣琅州衛副指揮使顧思年,參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坐在高位上的大涼天子目光微凝,看著顧思年的側臉好像有些愣神。
大殿中陷入了一絲詭異的安靜,顧思年就這麼保持著磕頭的姿勢,一動都不敢動。因為入宮之前葛靖交代過他,隻要皇帝不讓你起身,就決不能起身!
“免禮~”
低沉中帶著威嚴的淡淡喝聲響起:
“抬起頭來,讓朕看看。”
顧思年一愣,但還是老老實實的把頭抬起來,始終保持著跪拜的姿勢。
文武百官的臉上卻出現了一絲好奇,按理來說朝會時直麵陛下是忌諱,可今日皇帝怎麼主動讓顧思年抬起頭來了?
就在顧思年抬頭的一瞬間,龍椅上的天子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目光極為詭異。
百官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反正塵堯一起身所有人都烏泱泱的再次跪下,好像生怕皇帝生了多大的氣。
皇帝就這麼看著顧思年,目光中帶著幾分不確定。
“陛下,陛下。”
身邊伺候了皇帝十幾年的近侍小心翼翼的說了一句:
“顧將軍還等著陛下的冊封呢。”
麵貌威嚴,自帶王者之氣的塵堯一下子回過神來,重新坐回龍椅,不冰不冷的喝道:
“愛卿起來吧,跟咱們說說,你是如何斬殺申屠空、擊敗拓跋烈的。”
“微臣遵旨!”
顧思年的語調不輕也不重,將年前猛攻靖邊城,年後大敗拓跋烈的戰事大體上講了一遍,讓在場不少的官員都讚賞的點了點頭。
“嗬嗬,仗打得不錯,朕心甚慰。”
皇帝的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笑容:
“北燕囂張日久,這次咱們也好滅滅燕軍的威風,彰顯我大涼軍威。”
百官齊聲喝了一句:
“皆仰賴陛下洪福,大敗燕軍!”
“顧將軍。”
塵堯突然話鋒一轉:
“聽說將軍原先是京城人士?”
“回陛下,卑職是年幼時分流落到京城的,後來想要看一看邊境的壯闊景色,就去了北境琅州。”
這番話是葛靖教他說的,因為你總不能說是在京城吃不飽肚子才逃難走的吧?那這樣的話皇帝的臉麵往哪裡放?
“噢,那你家中有父母嗎?”
“沒有,小人是孤兒。”
“那父母的名字知道嘛?”
“不知道,從臣記事起我就是個孤兒,從來沒見過父母兄弟。”
“原來是這樣……”
在場的官吏包括那名近侍都有些愣神,皇帝陛下什麼時候對彆人的家室感興趣了?
顧思年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怎麼朝會上的對話與自己想象中的偏差這麼多?
問完這些,塵堯終於麵無表情的揮了揮手:
“傳旨吧~”
“遮~”
近侍一步向前,朗聲高喝:
“琅州衛顧思年戰功卓著、奮戰邊關,先斬殺北燕皇子申屠空,後大敗領軍主將拓跋烈,當為邊軍楷模。
自今日起,加封顧思年為琅州衛指揮使,授正四品官銜,節製全境兵馬!”
“朕再補充一句。”
塵堯出人意料的一揮手:
“賞顧將軍錦緞千匹、黃金千兩!再加賜黃馬褂一件,以振奮邊軍士氣!
顧愛卿,以後琅州衛的邊防就交給你了,替朕好好守住這大好河山!”
“呼~”
顧思年深深彎腰,抱拳大喝道:
“微臣謝陛下宏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散朝!”
近侍的一聲怒喝之後,文武百官猶如潮水般退出了天闕殿,獨獨塵堯還坐在那把龍椅上喃喃念叨著:
“像,太像了~”
「唔,這皇帝,果然姓塵。
求票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