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
“百官入殿!”
朗喝聲在空中悠悠回蕩,一道道身穿朱紫大袍的身影順著玉石階邁入了那座天闕殿。
巍峨莊嚴的大殿矗立在皇城中央,紅牆琉璃瓦,飛簷繞黃粱,一股皇家特有的威嚴彌漫四方。
殿前那道由下往上,足有數十級的玉石階上,顧思年、褚北瞻、遊康三人落後百官一步,緩步前行,在前帶路的還是那日在皇宮中遇見的小全子。
三人微彎腰肢,顧思年是正四品指揮使,另外二人是從四品副指揮使,所以三人官袍皆繡著一隻老虎,盤踞胸口仰天長嘯。
這條路顧思年已經走過一次了,既熟悉又陌生。
但從雙腳踏入那座宮門開始,他腦子裡就在回蕩著當初小六子對他說得那句諺語:
身披朱紫袍、頭紗帽。
文武登天闕、滿殿朝天子。
登天闕,登的就是眼前這座天闕殿。
都說能踏足天闕殿者已經位極人臣,可顧思年卻覺得未來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前方的小全子在殿門外停下了腳步,輕聲道:
“勞煩三位將軍在此處等候陛下宣召,切記,低聲!”
“謝公公!”
“客氣!”
顧思年朝著小全子笑了笑,不知為何,他覺得這個小太監挺對胃口的,那日從皇城出來還賞了他十兩銀子。
顧思年畢竟是第二次來,前兩天又提前見了皇帝,還算神情自若。
但褚北瞻與遊康兩人明顯有些緊張,偷偷用眼角的餘光朝四周張望著,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殿內有當今皇帝、文武百官,殿外是不計其數的護衛禁軍、刀槍劍戟,換做誰第一次到這來都得緊張,沒雙腿發軟已經算不錯了。
顧思年用細若遊絲的聲音說道:
“瞅瞅你們倆這樣子,待會兒入了殿,可彆給咱邊軍丟人!”
褚北瞻與遊康齊齊翻了個白眼,都什麼時候了顧思年還有心情開玩笑?
殿內時不時的有聲響傳出,照例進行著朝政議事,能放到朝會上講的基本都是軍國大事,隨隨便便一件可能就關乎萬千百姓。
不過今天的重頭戲都在殿外等著,裡麵議事的聲音很快就結束了,一道郎喝聲驟然作響:
“傳琅州衛指揮使顧思年、副指揮使褚北瞻、雍州衛副指揮使遊康入殿!”
侯在殿外的小全子早已等候多時,輕輕一招手:
“三位將軍請吧!”
三人同時振作精神,理了理衣袍,一前兩後邁步入殿。
三人一進入那座天闕殿,滿朝文武的眼光都齊刷刷的投了過來。
顧思年上一次入京已經有兩年了,對於這些站在權力巔峰的人而言印象早已有些模糊。
不過經此一戰,他的名字將會深深刻在不少人的腦海裡。
而後就是後麵的褚北瞻、遊康,同樣的健壯、同樣的年輕。
即使是年紀最大的遊康也才三十來歲,在一眾朝臣中已經算是頗為年輕的了。
三人在殿中站定,跪地行禮:
“微臣參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坐龍椅的大涼皇帝微微抬手:
“免禮,起來吧。”
“謝陛下!”
三人站起身後便垂首而立,滿殿寂靜。
塵堯輕聲道:
“諸位愛卿想必都聽過他們三位的名字了,此番涼燕大戰,這三位將軍征戰沙場、戰功赫赫,大展我涼朝國威!”
文武群臣皆應聲點頭,都稱得此良將是大涼之福。
“顧將軍想必大家都熟悉了,曾斬殺北燕皇子,立下大功。xしēωēй.coΜ
這位褚將軍你們應該沒聽過,朕今日可以給你們介紹一下。”
塵堯笑道:
“褚將軍乃是我朝開國重臣,涼國公的後人!”
“什麼!”
“竟然是涼國公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