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陣山呼海嘯,龍椅上的塵堯儼然成了一位賢明聖主。
眼瞅著天子有些疲憊,塵洛昭很有眼力見的喝道:
“諸位大臣,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就退朝吧。
各部各司其職,處理好後續的賑災事宜。”
文武百官百無聊賴的瞅了瞅,今日要議論的大事就是賑災,其他也沒什麼可說的。
但還真有一人邁步前行,朗聲高喝:
“陛下,臣刑部尚書唐方裕,有本啟奏!”
此人容貌俊朗,不到五十歲的年紀,眉宇間自帶厲氣,畢竟主管刑部,整日與刑案打交道,看起來肯定比其他文官要冷酷一些。
一身紫色朝服,上繡錦雞圖案,正二品的官威油然而生。
顧思年從側麵多看了此人幾眼,他知道這位刑部尚書乃是三皇子塵洛熙的人,據說早年間是從刑部小吏一步步走上來的,這麼多年來破了不少大案要案,能力極強。
不少人都詫異的抬起了頭,一部尚書啟奏,那必然是大事啊,但他們事先怎麼沒聽到任何風聲呢?
“唐愛卿有事?”
塵堯也有些疑惑:“那就說吧,讓大家都聽一聽。”
唐方裕稍微直了直身子,朗聲喝道:
“臣具本彈劾戶部左侍郎陶玉鼎借賑災之名貪贓枉法、欺壓百姓、濫用私權、侵蝕國庫糧草,以致流民生亂!”
“轟!”
短短的一句話讓文武百官的臉色齊齊出現了變化,他要彈劾的竟然是戶部左侍郎?
人群中的陶玉鼎猛地一顫,目瞪口呆,心中隱隱有一股不詳的預感湧現。
塵堯的眉頭明顯皺了一下,沒有說話,似乎覺得唐方裕上奏之事過於荒唐。太子塵落昭心領神會,沉聲道:
“唐大人,您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此次賑災,陶大人領戶部官員奔走在京畿周邊、賑災救民、穩定人心,功勞甚大,怎麼到大人嘴裡就成了貪贓枉法、欺壓百姓了?”
塵洛昭自然知道唐方裕是三皇子的人,陶玉鼎算是他在戶部的重要幫手,所以他第一反應就是老三那邊要耍什麼手段。
“微臣自然知道。”
唐方裕又提高了幾分語調:
“尋陽縣令王晨與陶侍郎親弟弟陶玉虎互相勾結,貪墨戶部發下去的賑災糧,中飽私囊、侵吞國產,導致本來還算富裕的尋陽縣成了受災大縣,前後餓死的百姓起碼有上千人,此其罪一也;
陶玉虎在尋陽縣經商,趁著此次災年,陶家壓低田價,以百斤之糧從百姓手中收購兩畝良田,兼並土地,短短兩月時間已經在尋陽縣賤買土地近兩千畝,致尋陽縣百姓怨聲載道,罵聲四起,此其罪二也;
這還不止,據查,陶家陶玉虎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就以強買強賣、偽造田契、私下迫害等手段從百姓手中兼並土地數千畝,整個尋陽縣提到陶家必深惡痛絕,此其罪三也;
戶部清吏司左執事沈儒沈大人至尋陽縣,發現當地賑災事有蹊蹺、一點點詳查,在即將發現背後隱情時突然被陶侍郎一紙公文調離尋陽縣,分明就是濫用私權,掩蓋陶家惡行,此其罪四也。
四樁罪,樁樁件件皆罪無可赦,還請陛下下旨徹查!”
一條條罪狀從唐方裕的口中緩緩道出,讓塵堯的眼神一點點冷了下來,麵無表情的看向陶玉鼎:
“愛卿,有什麼需要解釋的嗎?”
“撲通。”
“冤枉,臣冤枉啊!”
心已經涼了半截的陶玉鼎一頭跪倒在地,硬著頭皮喊道:
“臣身為戶部侍郎,豈會知法犯法,做此傷天害理之事?
陛,陛下,臣冤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