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自從鹽運案事發以來一直是王大人督辦相關事務,他對此案最為熟悉,主查鹽運案非王大人莫屬。”
“兒臣覺得不妥。”
塵洛熙直接出生反駁:
“大理寺的責任還是以核查刑案、平反冤獄為主,查案說到底還是刑部的差事,論起查案的經驗,還有誰能比得過刑部唐大人?
再說了,此案牽扯整個鹽運司,需派官階足夠之人出麵才能鎮得住底下那幫官吏,大理寺卿不過是正三品,比起刑部尚書還是差了些。
兒臣建議,還是將此案交給唐大人!”
“三弟,交給刑部才是真的不妥吧?”
塵洛昭的語氣中帶著一股莫名的意味:
“你可彆忘了,刑部侍郎沙義乃是牽扯此案的最大官員,他屬下不少刑部吏員亦有牽連,再把這案子交給刑部,朝中大臣怕是會反對。”
“太子殿下您這話就不對了吧。
沒錯,沙義是犯了死罪有負皇恩,可沙義是沙義,刑部唐大人是刑部唐大人,豈能以偏概全,殃及整個刑部官吏?
難不成還要將刑部從上到下全查個遍?”
塵堯甚至一言未發,兩位皇子就爭執了起來。
他們兩可是人精,隻要將主查鹽運案的差事攬到自己人手裡,那己方一派就會減少許多損失,就算將整個鹽運司的人都抓起來,不是還可以重新任命新的官員嗎?
所以查案主官的人選他們必須要爭一爭。
兩位皇子喋喋不休的互相攻擊讓塵堯微微皺了下眉頭:
“朕叫你們來是議事的,不是吵架的!”
塵堯冷聲喝道:
“說句實話,王楚堂與唐方裕這兩個人都不合朕的心意。此案事關國本,必須慎重選擇。”
“要不讓兒臣去查吧!”
太子的眼珠子咕嚕一轉,抱拳道:
“兒臣身負監國重擔,願意替父皇分憂!”
“噢?你願意去?”
塵堯輕聲道:“監察鹽運司可是需要吃苦耐勞的,甚至還需要到京外各地的鹽科提舉司去走一走看一看,這差事尋常人做不得。”
“兒臣也願意去!”
不等塵落昭回話,塵洛熙第一時間就站了起來:
“要不讓兒臣去吧。
陛下說得對,太子身負輔國之重任,豈能隨隨便便離開京城?”
“唔,聽起來是有些道理。”
塵堯目光微凝,安靜的聽兩位皇子辯論。
兩位皇子你一言他一語,反正誰也不肯相讓,渾然沒有注意到他們的父皇眉頭越皺越緊。
兩人說得口乾舌燥也沒有罷休的意思,最後還是塵堯冷聲道:
“好了好了,此事先放一放,容朕再考慮考慮。
退下吧。”
兄弟兩的爭辯聲戛然而止,微微停頓之後便同時拱手行禮:
“兒臣告退,父皇萬年!”
看著兩個兒子漸行漸遠,塵堯無奈的歎了口氣:
“唉,沒一個讓朕省心的~
小全子,來,給朕捏捏腿!”
“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