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北荒三州地勢險要、民心可用,更是我朝龍興之地,豈能坐視燕人常年侵占?
得北荒,我大涼進可攻退可守!
失北荒,北燕的彎刀始終架在我大涼的脖頸處。
如剛剛所言,邊關六鎮遍地荒田,無非是百姓離家、躲避戰火耳。
若能驅逐燕賊、百姓自歸,國力必增!
輕易言戰並非窮兵黷武,而是此戰早晚會來!
北燕狼子野心、天下皆知,申屠一族與我大涼更是世代血仇。
北燕厲兵秣馬、屯糧備戰,揮師南下隻在恍惚間。
短則三年,長則八年,兩朝之間必有一場驚天大戰!
陛下!於國於民,都該早做籌謀!”
塵堯的臉色不斷變化,收複北荒這一策上一次還是顧思年私下對自己提及。
這個話題,算是忌諱。
滿殿文武百官的心都狠狠的顫了一下。
收複北荒這四個字是多年來第一次出現在朝堂上,這是大涼朝諱莫如深的一個地方,無人敢在陛
但三五年的時間聽起來很長,實則轉瞬即逝。
捫心自問,若是百萬燕軍傾巢而出,大涼真的能擋得住嗎?
若是擋不住,倒不如像顧書硯說的那樣先下手為強,收複北荒,轉守為攻!
人群中的老太傅眼眸微凝,目光直勾勾的看著顧書硯的側影,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還有太子與齊王,都用一種錯愕的目光盯著顧書硯。
“此子,真是大才啊。”
在旁聽了許久的宋大人苦笑一聲,微微搖頭:
“老夫本以為會試的策論乃是他傾儘全力寫出來的,今日一看,比起狀元論則不值一提。
顧將軍,你府上這位年輕人日後了不得啊~”
若是國子監的學子聽到這句話一定大為驚訝,因為宋慎如老大人平日裡可不會給年輕人如此的評價。
“大人過獎了,年輕人可誇不得。”
“嗬嗬,誇一誇也無妨,老夫對他是越來越滿意了。”
顧思年沒有答話,腦海裡在極速運轉。
他貌似明白了顧書硯與第五南山兩人在密謀什麼。
無非就是借著殿試的由頭提出收複北荒。
可皇帝陛下真得能聽得進去嗎?
塵堯緩緩起身,極為平靜的問了一句:
“諸位愛卿覺得,顧才子的策論如何?”
全場鴉雀無聲,無人答話。
無人回答便是最好的回答。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顧書硯這一篇策論寫的出彩,毫無可以挑剔的地方
但又擔心聖上不悅,所以無人出聲附和。
正在奮筆疾書的那些個貢生們麵麵相覷,臉上甚至閃過一抹羞愧。
都是求學士子、都是寒門出身,他們比起顧書硯來還是差了許多。
那他們這篇策論還寫不寫了?
皇帝陛下站了起來,邁步前行。
所有人的眼神都跟著龍袍緩緩轉動,顧思年的心也提了起來。
到底是殺,還是留?
可塵堯並未走向顧書硯,而是走到了他的桌案旁,輕輕提筆,在空白的卷紙上寫下了六個大字:
“第一甲,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