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南山拱手作揖:
“拙劣的小伎倆,讓大人見笑了。”
宋慎如瞳孔一縮,瞬間就想通了前因後果。
顧書硯用一篇中興四策引出北荒,第五南山乃至整個平北將軍府在背後推波助瀾,讓民意越發洶湧,直到今天促成國子監千人上書!
顧思年直視宋慎如的眼眸:
“宋大人,你我之間是不是可以坦然直言?”
“當然!”
“從我還是鳳字營參將起,收複北荒就是我的目標。
宋大人乃至滿朝文武久居朝堂,或許不了解現在的北荒三州是什麼樣子。
但我顧思年去過,我走過三州的絕大部分土地。
我可以這麼說,用流離失所,餓殍遍野這些詞來形容北荒的狀況都不夠!
在那兒,涼人的命可不是命。
都是大涼的子民,誰忍心置百姓於水火之中?
所以收複北荒,勢在必行!”
宋慎如目光怔怔,喃喃道:
“顧將軍年紀雖輕,可字字句句卻發人深省啊。
是,北荒的百姓何其苦啊~”
“所以,顧書硯的文章就是引子,國子監的學子就是我們選中的乾柴,一點就著!”
顧思年緩緩道來:
“新年的第一場朝會,那封千人血書就該送到陛下的案頭了。
介時陛下說不定一個心動,當場同意收複失地,那北荒的百姓就得救了。”
“我承認顧將軍與第五先生部署周密、環環相扣,但你們低估了此事的難度。”
宋慎如抬頭看向皇城方向:
“介時一定會有人站出來反對的,而且我知道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