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一道蟒袍身影轟然跪地,厲聲高喝:
“北燕賊子,欺我子民、搶我土地,犯我國威,十惡不赦。
若不北伐,人神共憤,朝堂上下敢言和者,乃怯戰賣國,皆可殺!
請父皇下令,出兵北伐!”
司馬羨還有那些主和派的官吏們心頭狠狠一顫,什麼叫主和者皆可殺?
“兒臣塵洛昭附議!請父皇出兵!”
“兒臣塵洛熙附議,請父皇出兵!”
兩位重量級人物終於出場,三位皇子同時諫言出兵,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顧思年與塵風謀劃多時,總算是讓這兩位皇子在出兵一事上達成了一致。
太子與齊王往那兒一跪,不管是東宮還是齊王派係的官員趕忙跪伏在地,朗聲高喝:
“請陛下出兵北伐!”
這時候還站著的人已經不多了,哪怕此前是主和派的,現在也覺得情況不對跟著跪了下去。
司馬羨本來還想強行爭辯幾句,但看到他父親微微搖頭的目光後還是硬生生閉了嘴。
皇帝沒有說話,隻是目光偏轉,落在了司馬仲騫的身上。
太傅大人踉蹌著身子,破天荒的下跪行禮:
“老臣附議,出兵北伐,正當其時!”
“臣附議!”
……
老人一跪,主和派們哪還有半點猶豫,全跪在了地上。
從塵堯的視角看去,數不清的朝冠衝天而舉,百官接跪。
這位皇帝的最終勾起了一抹笑容。
第一個跪下的顧思年在此刻抬起頭來,怒聲高喝:
“陛下,今日這天闕殿上文武一心,出兵北荒乃人心所向。臣鬥膽,懇請以一首詞替十萬邊軍表明收複故土之誌!”
“準奏!”
“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北荒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燕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顧思年重重磕頭:
“戰端一開,便是死戰。
十萬邊軍當為家國之堅盾,錚錚鐵骨赴北荒!
不求馬革裹屍還,隻願白骨埋荒野!
臣若戰死疆場,也要化身亡靈,佑我大涼!”
滿殿震撼,此乃決死之誌啊。
一首詞更是蕩氣回腸!
塵堯緩緩起身,龍袍拖地,朗聲道:
“自古英雄出亂世,方顯忠勇定乾坤。朕承天命,奄有四海,寰宇之內,皆仰聖化。
今平北將軍顧思年,才德兼備,勇略過人,屢建奇功,威震邊疆,敵寇聞風喪膽。實乃國家之棟梁,社稷之乾城。
茲有邊患未靖,外敵虎視,侵我疆土,擾我生民。朕心甚憂,思卿之能,足以平此亂,安四方。
傳聖喻!
加封顧思年為正二品鎮北大將軍,賜爵鳳安侯,假節鉞、授虎符,總領琅州、雍州軍政大權,見卿如見朕!
出兵,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