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一顆糖的誕生(1 / 2)

《一顆糖的誕生》這部紀錄片的火熱。

除了將貓貓頭係列糖果的銷量再度拔高一個台階。

日銷平穩進入萬件之外。

還因為紀錄片中,出現了大量陝南和天漢的美景和物產。

天漢宣傳部門先被這潑天的富貴砸蒙了。

王書記上任之後才開通的天漢文旅短視頻賬號,一改往日打卡上班一樣,一周隻更新三條,內容還特彆官方的工作狀態。

一天之內剪輯了八段紀錄片內容,還連續乾了一周。

成功的把“天漢文旅”賬號粉絲數從三位數提升到了四位數,達到了一千餘。

文旅部門美滋滋去邀功之後。

紀錄片《一顆糖的誕生》開始在天漢電視台播放,並主動製作後續的故事。

比如采訪種桃子的農戶啊,收入有沒有提高啊,遇到什麼困難啊,收成好不好啊,吧啦吧啦啊,沒人看啊。

接下來。

省台也開始報道,在新聞節目使用剪輯的片段。

再之後是上星衛視頻道。

甚至連長白林場都進行了專題研討會,討論網絡時代對林場發展的意義啥啥啥的。

藏於深山的老國企,終於在悶頭苦乾之餘,抬頭往遠處看了看。

而研討會的結果就是。

江智泉美滋滋告訴駱一航,他終於得到了一點便利,拿到了林場在BJ市內的一個倉庫,還有幾萬塊啟動資金。

借著《一顆糖的誕生》紀錄片的東風,開了個網店賣蜂蜜了。

為了推廣,江智泉還開了個短視頻賬號,拍拍蜜蜂拍拍花,拍拍林場的風光。

駱一航也指示網絡部,拿官號幫他推廣了一下,做了些互動。

給江智泉的帶貨生涯開了個好頭。

一部紀錄片。

讓清音農業首次走進了主流視野。

省內的。

走進去就走進去吧,暫時看不出來有啥大用。

反正經過一係列報導之後,銷量沒啥變化。

現在這年頭,帶貨還是得靠網絡。

紀錄片《一顆糖的誕生》其目的主要也不是為了賣貨,而更多是為了進入公域後,提供一個品質證明,或者說信任背書。

畢竟好幾天,數十個小時的直播回放,除了鐵粉之外沒人願意看的。

真正賣貨,還得是褚傑準備的第二步。

特彆特彆傳統的網紅推廣。

不是大喊著口號,表演“還能不能打折!”,“到底降多少!”,“這個價能不能行!”那種帶貨。

而是視頻評測,開箱,發現好物那類UP主,繼續主打年輕群體。

駱一航繼續發動鈔能力。

商單和樣品刷刷刷的往外飛。

錢給的夠足,評測內容不做要求,不必絞儘腦汁想優點,也不用掩蓋缺點,隻需要公正評測,哪怕說缺點都行。

堪稱評測屆良心金主。

唯有一條,得幫忙玩一個梗。

褚傑在傳統網紅推廣的基礎上加了一項內容——造梗。

隨後一段時間。

各個視頻平台上,各大評測博主陸陸續續的,不約而同的,開始評測糖果。

他們通過各自的風格,或誇張,或嚴謹,或數據說話,或橫評,反正從各個方麵吧,審視貓貓頭的新品糖。

一般是這樣的。

“最近啊,有一款糖特彆的出名,大家都說好吃的不得了,那麼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哐當。

一個箱子丟過來。

“我買來了,替大家嘗一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