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一天一萬噸。
以一顆糖平均10克計算的話,一年三百億顆,一天生產一億顆糖。
而這其中90%是那幾家大型糖果企業的勢力範圍,比如某座山命名的品牌,一年能生產11.7萬噸。
在如此龐大的數量級麵前。
那些進口高檔糖果份額少的可憐。
一年280噸而已,沒有到萬,連千都沒到。
但是銷售額,卻高達七億。
利潤超級高,是普通糖果的幾十倍。
普通糖果平均一噸5.6萬,進口高檔糖果一噸250萬。
駱一航的貓貓頭糖果,盯上的就是這一塊市場。
比他們的好,比他們的健康,還比他們的便宜,短短一個多月,已經啃下來將近五分之一的市場。
而且隨著產能的提高,名氣的上升,還將繼續蠶食。
再等到新的蘑菇房建成。
駱一航這邊的產能還可以很快提升,達到日產幾百公斤不費勁,努努力,向著噸一級邁進。
到那時候,銷售渠道就不夠用了。
一天一噸啊,以現在的銷售比例來生產的話。
就是兩千四百罐棒棒糖+一千六百罐軟糖+一萬六千管口含糖。
光靠一個網店銷售,絕對支撐不起來這麼大的產量。
分銷勢在必行。
正好,那些進口高檔糖果的經銷商有現成的渠道。
打一架,收編下來,既拓展了銷售渠道,也避免了以後再來搞事。
而那些經銷商們,已經感覺打不過了,自己這邊銷售直線下降,正發愁呢。
此時一見貓貓頭遞來了橄欖枝,對方馬上抓住,改換門庭毫無壓力。
大家都是為了賺錢嘛,給哪邊賺錢不是賺。
難道還是為了信仰?開什麼玩笑。
雙方一拍即合。
——
糖的事情已經是過去式。
讓褚傑他們按部就班往前推進就行。
駱一航現在的工作重心已經轉到了養豬上麵。
自從年後駱一航的舅舅張峰過來,先是盯著蓋豬舍,蓋化糞池,然後又要走了五畝田。
普通田,種玉米種大豆那種。
讓羅慶財他們種上了南瓜、紅薯之類高澱粉的作物。
又跑周邊尋找豬種,回來之後又跟著淩同傑學養蚯蚓的技術。
前段時間,淩同傑去了德陽之後,來了一個電話,他那邊消息靈通些,說是琪金·榮昌豬保種場時隔多年終於又要出豬了,趕緊去訂貨。
張峰接了電話當天就去了山城,一走就是大半個月。
直到昨天,終於傳回了消息,豬弄到啦。
這兩天就帶回去。
不過豬圈還有些地方要改。
所以駱一航才找來了李正,修豬圈。
好在都是小改動,李正帶著人一天就弄好了。
而駱一航的舅舅張峰,也帶著豬,親自押車回來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