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長灑脫的很,就是一個教,一個學,不整那些儀式感。
他心裡跟明鏡似的,市委的人帶來的,還陪著一塊待了一天,此子絕非一般人。
咱不攀交情,也不拿捏你,我不求你,伱也彆求我,咱就當朋友處。
道家嘛,隨遇而安,清靜無為。
留在洞陽宮吃了一頓齋飯。
到了下午。
覃彥清道長開始教駱一航習武。
老道長口口聲聲說駱一航是練武奇才。
真教的時候,還是從最基礎的開始。
用了整整一個下午,教駱一航站樁。
教的是形意拳的三體式和渾圓樁。
形意和道門頗有淵源。
而老道長看來懂得很多啊,學的很雜,不止是全真龍門一脈的功夫。
形意的三體式來自於持槍的姿勢,下盤如跨馬,有鬆有緊,兩腳是槍根,有虛有實。
跟騎馬似的。
騎馬時屁股不能在馬鞍上坐得太嚴實,腳下要配合馬奔跑時的起伏來踩馬鐙,用力“有鬆有緊”;馬上多為側身出槍,雙腿夾緊,前腳撐,後腳蹬,力分先後,“有虛有實”。
老道長用了一個多小時,仔細傳授了駱一航各種站樁要點,所謂“三頂、三扣、三圓、三毒、三抱、三垂、三曲、三挺”。
等駱一航完全記熟了,再不會出錯之後,又開始教授形意拳。
打拳如出槍,槍勁即拳勁,這就是形意拳“脫槍為拳”的真相,練好基本的拳術動作,為了以後練大槍。
不過拳法就先是隻教了形意中的基本拳法五行拳,劈拳(金)、鑽拳(水)、崩拳(木)
、炮拳(火)和橫拳(土)。
也是以姿勢和動作為主,怎麼發力,怎麼控製都還沒有教。
倒也不是老道長藏私,隻是還沒到時候。
得先來基本功,把架子搭起來,再循序漸進。
反正這一下午的學習,駱一航感覺傳統武術,至少是招式確實不難,練上幾遍就會了。
就是不知道學到後麵。
會不會是“前麵我們已經學過十以內的加減法了,現在請同學們使用所學到的知識,把哥德巴赫猜想解一下……”
下午兩三個小時,老道長和駱一航,一個教,一個學,順便喝了好幾輪罐罐茶,九顆烤白果。
老道長把剩下的白果都藏起來了,真的再沒舍得拿出來。
曹秘書睡了好幾個午覺。
等到全學會了。
老道長叮囑駱一航,回去自己好好練,感覺練的行了,再來找我。
然後直接送客。
駱一航和曹秘書告辭離開。
返程的時候。
曹秘書終於解除了封印,不當小透明了。
也在話裡話外叮囑駱一航,練武這事啊,當個愛好就好,法製社會,沒那麼多危險的,萬一打傷了人很麻煩的,法網無情。
主要精力啊,還是要放在事業上,你還年輕,事業為重。
吧啦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