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沒有一個穩定的下盤,還有一些於徒手無益的小肌群練不到位。
一旦真的拿起家夥,那就嗬嗬噠咯。
除了這些小娃子們。
圍觀的還有村裡的老爺爺和老老爺爺們。
整個山上哪裡有熱鬨,肯定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結果還是一樣,覺得太無聊,爺爺們呼啦啦來,又呼啦啦走。
隻有桄桄爺,隔三差五還會過來看駱一航練功,也不說話,就站在邊上背著手看一會兒,又背著手走……
——
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
駱一航已經跟洞陽宮的道人們混熟了。
洞陽宮內院裡隨處可見嘴裡叼著棒棒糖的小道士和中道士。
一路跟道人們打著招呼,駱一航輕車熟路來到覃彥清道長住的小院。
演練了這些天的成果之後。
老道長吐口,要傳授駱一航內家功夫。
“內功?道長,真有內功啊?”駱一航驚奇問道。
這可太讓人震驚了,十年內力,一甲子功力,一掌下去開碑裂石。
如果真有內功的話,北冥神功吸星大法乾坤大挪移淩波微步,又厲害又帥還能不勞而獲。
多爽。
但轉念一想,不對啊,內功不是越老越厲害麼,老道長如果會內功,怎麼身體機能退化的這麼厲害。
果然,老道長縷著胡子笑的老開心了,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
“想什麼呢,一直跟你說,練武練
的是勁,內家外家,不過是用勁方式不同。”
“外家功夫講究的是放長擊遠,使的是明勁。內家講究的是無過無不及,用的是暗勁。”
“通俗來講,外家功夫胳膊就是胳膊,腿就是腿,氣息要往上頂。內家功夫是由內而外,整個人是個整體,一塊用勁,氣息要往下沉。”
老道長這番通俗的講,其實也沒講明白。
駱一航已經習慣了,口訣啥的先記下,回頭理解。
很多時候練起來自然就明白。
隨後老道長教給內家功夫,內家拳啊內家掌啊內家槍棍之類,反正就是內家的核心。
“氣沉丹田”以及“肘沉肩墜”。
這兩個一個是氣息,一個是動作。
氣沉丹田,氣息往下走。
肘沉肩墜,肘部下沉肩膀下墜,腕也是往下的一個姿勢,整個身體都是下沉的姿態。
駱一航練武以來第一次感覺,有點彆扭。
主要是動作和用力方式,跟正常生活中養成的習慣不配套。
什麼都下沉之後,重心也太靠下。
整個人都重心從胸口位置跑到腰腹了,下半身有些肌肉繃得很緊,上半身的肌肉又空落落的……
對於駱一航的疑問。
老道長就一個回答,“多練。”
練的多了自然就懂。
這還是個熟練工種。
行吧。
那就練。
駱一航回家之後,練了好幾天也沒練明白。
以他對身體的控製力,彆扭倒是不彆扭了,但是這玩意,有什麼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