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天漢的各個支援村莊,在過去幾十年中,也與建設者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同樣歡迎建設者們回家看看,住上一段日子。”
“隻不過這次豐收節舉辦的匆忙,並未預見到會有這麼多全國各地朋友喜歡,交通住宿都不完善。這一想法沒有成型。”
“因此,天漢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於國慶節期間,十月一日至七日,再次舉辦《迎國慶頌祖國》慶典活動,將會在保留豐收節慶典活動項目的基礎上,規模更大,項目更多,準備更加充分。”
“並會有市委宣傳部向當年的建設者們發出邀請,同樣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們,來天漢賞美景、品美食,共度國慶佳節,闊步邁向未來!”
嘩~~~
全場熱烈鼓掌。
這段話當時就被在場的遊客發了出去。
而台下,就有許多白發蒼蒼的老人,歡呼的最是熱烈。
他們就是當年三線廠的員工,沒有再回去,而是留了下來的那批人。
現場就有電視台,對他們進行了采訪。
同時接受采訪的還有天漢本地那些支援村的村民們。
其中還包括平安溝的村長奶奶,大談當年建廠時候大生產,廠子在的時候挎著籃子去家屬院賣菜,送娃子去廠子弟學校念書。
她還清楚記得原先廠裡有個老技術員,最愛吃村裡的黃鱔,還隻要村裡的娃子抓的黃鱔。
村裡的娃子一到放學,就跑去溝溝坎坎抓黃鱔,抓到了就給老技術員送去。
老技術員會給他們零花錢,會請他們吃糖吃餅乾,還教他們機械製圖。
畫機床,畫零件,講解機械原理。
村裡有一個娃子被迷住了,考上了西工大,現在去設計大飛機咯。(真事,我學長,當年風雲人物,現在是c919設計團隊成員。)
采訪的記者興奮極了。
腦子裡畫麵都冒出來了。
一群臉上還沾著泥水的鄉下少年,圍在一張破舊的寫字台前,看著一位慈祥的老者在紙上勾畫機械零件。
少年眼中散發著對知識的好奇。
畫麵一轉,少年已經長大成人,坐在明亮的白色設計桌前,繪製國產大飛機的圖紙。
目光中透露著自信與堅毅。
巨帥啊!
類似的這種。
一個一個小故事,隨著報道撒向全國。
在廣大遊客歡呼訂票,媒體關注被吸引的時候。
那些三線廠的退休職工真的接到了邀請。
各個工廠的退休職工群、車間群、家屬院群、廠辦群,全都在聊這個事。
許多人等不到國慶,直接就組織過來了。
下了高鐵一看,天漢市這邊真是說話算話,大巴車就在車站等著呢,回廠區憶往昔,安排住宿,帶著遊玩,安排的明明白白。
社交媒體上又出現了大量白發老人的歡聲笑語,高唱紅歌。
王書記這邊,趁著國慶節前的這幾天。
趕緊把之前決定的事情一件件落實。
再次組織各村各鎮,小吃攤攤特產攤攤全都再搞起來,爭取更多,更熱鬨。
幾個劇團加緊排練新戲,國慶慶典的時候奉獻給遊客更好的演出。
還有那幾個重點的非遺項目,前麵豐收節冒出頭出眾的攤位,通通重點支持,要啥給啥。
比如做天漢藤編的劉穎,當地組織了大量人手進山收集青藤。
有這門手藝的匠人全被調動起來,處理藤條,集體編織。
劉穎本人,則廢寢忘食的,開著直播,當著無數網友的麵,積極聽從網友意見。
拆了編,編了拆,一把一把薅頭發。
終於把簡單又漂亮的貓窩給設計出來了。
而且做出來好多款式,連兔子窩都搞出來了。
真沒想到,現在有這麼多人養兔子當寵物。
劉穎都擔心,這藤編的兔子窩,拿回去會不會半夜讓兔子給啃了啊,睡著睡著把家給吃光了可怎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