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
打發時娟和文英回家去睡覺。
時娟租的房子就在邊上。
文英也住了在村裡安排的房子。
倒是都近。
駱一航則先把竹子放回辦公室,然後去到台子上,巡查了一圈大豆田。
這個不知名品種的大豆,長的老高了,植株得有一米多,杆杆又細又長。
葉葉也是細長的,每個芽芽都長了三片葉,尖尖的。
此時已經長白色的花苞,再過兩天就能開了。
這大豆的花挺好看的,是白色花瓣,中間帶著一坨黑,黑白配。
它的花隻長在主莖上,一株能長一到三個花,小小的,比黃豆大不了多少。
摘的時候稍微得小心點,需要戴著厚厚的手套,還要一個一個摘。
因為它身上還長著褐色的硬毛,紮手。
據駱爸和老羅叔等老農分析,這應該是一種野黃豆。
具體是啥品種就不知道了。
人家也不能讓知道。
駱一航拍了一張照片發給大豆分子設計育種重點實驗室那邊的聯係人。
告訴他們第二批已經快開花了,詢問什麼時候可以采摘。
很快,那邊給了回複,這豆子花,花期能有一個月,下周差不多可以采收,合適的采收期半個月,這期間什麼時候摘都行。
時間彈性還是挺大的。
組織個遊學啥的足夠用。
那就整吧。
這茬摘完,今年就不種豆咯。
這豆子長的太慢,第一茬四月種下,七月才開花。
七月收完花種的第二茬,現在快十一月了才開花,幸虧不用它結豆子,不然七月再種豆,產量根本沒法看。
五百畝的花粉,說是夠育種十萬畝“東生”大豆用的種子。
給結款結了五十五萬,平均一畝一千一。
種植成本是一畝四百,雇人兩萬,成本二十二萬,利潤三十多萬,不咋賺錢,但是大豆秸稈收了好多,都歸了馬誌濤。
還有種豆肥的田,也留在了平安溝……
——
駱一航巡視了一塊大豆田,從裡麵出來。
就看見水泥路上一輛電三輪迎麵過來。
小小的電三輪,駕駛座上擠了兩個娃子,後鬥裡蹲了三個。
嗚嗚嗚還開的飛快。
幾個娃子被迎麵風吹的頭發往後飄,露著大腦門,還在那呲著大牙樂。
看著高興的不行。
駱一航伸手把他們攔下,“騎這麼快,乾嘛去?”
“娟姐的大耗子跑啦。”
“跑進溫室裡搞破壞。”
“我們去幫忙逮耗子。”
幾個娃子七嘴八舌一通說。
駱一航納悶,“你們娟姐哪來的耗……臥槽!”
彆是早上給她那隻竹鼠吧,二號溫室,那裡麵可全是試驗作物,搞破壞!
駱一航不敢怠慢。
“我也去看看。”
把騎車的小子趕到後麵也蹲著去。
駱一航坐上電動車,電門一擰到底。
小三輪嗚嗚嗚嗚跑可快了,幾分鐘就到了二號溫室門口。
駱一航不等三輪挺穩,直接跳下車,急匆匆跑進溫室一看。
果然是那隻竹鼠。
早晨時娟拿來裝竹鼠的塑料筐被咬了個大洞。
肯定是從這裡跑的。
駱一航趕緊穿過實驗室外廳。
進入種植區。
這裡麵好多的小娃子啊,台子上乾活的都跑來看熱鬨了吧。
他們在過道那裡圍成了一個圈,大呼小叫的。
駱一航分開人群進去一看。
小賊已經被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