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甩下一條綠絲帶(2 / 2)

好不容易開花結果,根莖膨大起來,又遇到了沙鼠肆虐,逼的全村人半夜敲鑼打鼓趕老鼠,白天挖鼠洞。

難,太難了,這六百畝的秋雁九號,真可以說是讓皮營圪台村的村民們,用汗水澆灌出來的。

這兩個月,曆經了太多太多的磨難啊。

張教授現在想起來還有些心有餘悸。

卻還開玩笑說道:“多虧了村裡人啊,要是我們幾個,隻有哭的份。萬幸,終於都過去了,經曆多了,我也蹭了一把,又能水兩篇論文,占了村裡不少便宜。”

老支書心態卻是好得很,“乾旱、風災、腦老鼠,倒春寒,白毛雪,半夜裡下霜,在這地方哪年都得來幾回,習慣了。”

好一個習慣了啊。

這些哪個都是大天災,稍有不慎、運氣不好,顆粒無收一年白乾的大天災,竟然說習慣了……

駱一航從小生活的都是山美水美,氣候宜人的地方,實在是想象不出怎麼能習慣。

此時,言語的安慰都是蒼白的。

駱一航也隻提了一句,“都過去了,瞧瞧,咱的莊稼長得多好,眼看就要收獲咯。”

“是啊是啊,收獲咯,肯定是個大豐收。”老支書和張教授,喜笑顏開。

眼前這片土豆田,長得多好啊,藤蔓層層疊疊,葉片舒展又闊又大,整個田地都給鋪滿咯。

不過仔細看的話,下層葉片大多已經枯黃,上層葉片邊緣也在變黃,不少匍匐莖也已經自行脫落。

這是成熟的標誌。

“對了,咱這裡沒有提前把杆杆削掉嗎?”駱一航問道。

小秦莊是提前好幾天做了殺秧,把莖葉都清除掉了,駱一航去的時候都開始堆肥了。

張教授擺擺手,“不用,咱這回用得是聯合式馬鈴薯收獲機,跟聯合收割機似的,大型機械。割葉粉碎回田,翻土豆篩土裝車一次完成。省事。”

到底是大平地,能上大機器就是不一樣。

小秦莊那邊隻能用小型農機翻土豆出來。

一千多人去田裡撿了兩天。

這邊產量還大,用人的話更得多,兩千都打不住,這邊人口少,也湊不齊那麼多人。

“具體怎麼個流程?”駱一航細問。

張教授算了下時間,“今天是九號,我們預定十五號采收,我看著還有在生長的跡象,沒有徹底結束。就想著儘量多產一些嘛。”

“然後機器是十三號到。這種機器少,現在在海拉爾正用著呢,那邊收貨完,走鐵路運過來,連人帶機器。”

“咱們這邊就出運輸車,出倉庫。一天,頂多兩天,全給收完咯。”

行的,聽專家的。

他說看著還能長,那就再等幾天,也是為等機器。

“行啊,我們就待幾天。”駱一航同意了,然後看向額爾德尼,“老支書,您答應的烤羊可不能少了,哎喲喂,我回去之後想了好幾天您的烤羊啊。”

正事聊完該享受享受了嘛。

“哈哈哈哈~~”老支書樂的啊,“有,有的是。小駱總,還有秋雁,你們可是請都請不來的客人啊,羊肉管夠。”

“那您得親自下廚,彆人的做不出那個味道。”駱一航笑哈哈又提要求了。

老支書更美了,連連答應:“行行行,老頭子烤羊的本事,方圓百裡人人誇好。”

皮營圪台村這邊是農牧結合地區,半農半牧。既種糧食又養羊。

內蒙的羊好啊。

駱一航上次過來吃過一次就愛上了。

而這位老支書,平生就在意兩件事。

一件事是村子能脫貧,能致富。

二就是得意自己烤羊的本事,隻不過村子窮,養的羊要賣錢,他難得露一回本事。

今天兩項是全滿足了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