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分頭打電話”
關關難過關關過,事已至此,難也要做。
“張教授,你我各自找人,大學係統、農科院係統、私人農場、農機企業,有機器的全問一遍,看從哪裡能連夜調過來。”
“老支書,你也打電話,到旗裡市裡,還有周邊各村招人調人。萬一機器不行就上人力。一天之內能弄來多少人弄多少人。彆怕花錢,工費我擔著,搶收土豆是第一要務。”
駱一航果斷作出安排。
並直接撥出電話。
“劉工,你那邊的拖拉機……”
“趙教授,你們內蒙有沒有機器……農機站,行!”
“鐵騎農機站麼?趙教授介紹的,你那邊有沒有機器可以調過來……”
“青塔農機廠麼?馬鈴薯收獲機,一天內,到鄂爾多斯……”
駱一航一連打了一個多小時電話,打到手機發燙,電量報警。
不知道把多少人從床上薅起來,挨了多少起床氣,說了多少好話。
所得結果,卻隻有“沒有”、“來不及”、“機器已經調走了”、“最快也要三天後”
時間太緊了,完全來不及。
大型的馬鈴薯收獲機又太少,再加上這邊又太過於偏遠,一天內根本調不過來。
張教授那邊也頹廢的掛掉電話,搖了搖頭。
結果一樣。
他原先聯係的那一家,機器還在海拉爾。
那邊的工程還沒有完,最快最快也要明晚裝車,十一號送到。
根本來不及。
其他的也是一樣。
兩人忙活半天,隻找到十幾台中小型的馬鈴薯收獲機,就跟小秦莊用的那種一樣,隻能把土豆從土裡翻出來,不帶裝車功能。
還有幾台收割機,可以拿來割土豆藤用。
大機器到不了,一體收割土豆藤並直接打碎還田也沒戲了。
這又需要大量的人力。
其他的像什麼運輸車輛,還有倉庫,這個倒是好解決。
前兩天駱一航在小秦莊還說過呢,等到了這邊就省心啦,不用撿土豆啦,大機器一開全都裝上啦。
結果還是要用人力。
壓力來到了老支書這邊。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
老支書也默默的放下電話。滿臉死灰,搖了搖頭。
周邊村子都調不出人。
這裡人手本來就少,還全在寒潮範圍內,他們也得到了通知,也要搶收。
寒潮啊,覆蓋麵積很大的。
恐怕彆說旗裡麵市裡麵,附近的幾個市都有影響,全都要搶收。
能搶多少是多少吧。減產總比絕收強。
各地都在要人,根本沒沒法過來支援。
這邊地廣人稀,整個鄂爾多斯才兩百多萬人口,比天漢人還少。
即便是能擠出一些,也是杯水車薪。
小秦莊那邊,一千多號人,收了兩天。
而且小秦莊畝產一萬三千多斤。
這邊雖然也是六百畝,但畝產兩萬斤都打不住,一天搶收完,最少也得兩千多人。
一夜之間,哪兒變這麼多人去啊?駱一航又不會撒豆成兵。
唉,附近要有大學就好了。
大學生是真好用啊。